[实用新型]酸与酯混合溶液的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9873.5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2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刘树蓬;韩成秀;刘巍宇;张学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秦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5/08 | 分类号: | B01D15/08;B01D15/20;B01D15/42;B01D6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13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溶液 分离 系统 | ||
1.一种酸与酯混合溶液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分离单元(30),混合溶液通过进料管道与树脂分离单元(30)的入口(3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与酯混合溶液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级分离单元(10),所述混合溶液通过进料管道与一级分离单元(10)的入料口(11)相连,一级分离单元(10)的稀相出口(12)通向树脂分离单元(30)的入口(31);所述一级分离单元(10)为压滤装置或微滤装置;所述微滤装置的膜元件的孔径为20~200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与酯混合溶液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级分离单元(20),所述二级分离单元(20)的进液口(21)和稀液出口(22)分别与一级分离单元(10)的稀相出口(12)、树脂分离单元(30)的入口(31)相连;所述二级分离单元(20)为超滤装置;所述超滤装置的膜元件的截留分子量为1000~10000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与酯混合溶液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分离单元(30)采用弱极性或非极性的吸附分离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秦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秦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98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恒温座
- 下一篇:一种眼科用硅油取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