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生球多层复合吸能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0743.3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3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许圣鸣;黄微波;张锐;肖晓伟;辛未;鞠家辉;梁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沙木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15/04 | 分类号: | B32B15/04;B32B7/10;B32B3/20;B32B7/022;B32B3/08;B32B33/00;B32B37/02;F41H5/04;E04B1/98;B60R13/08 |
代理公司: | 青岛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4 | 代理人: | 傅培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多层 复合 材料 | ||
1.仿生球多层复合吸能材料,依次由防护金属板I(1)、高强聚脲涂层(2)、仿生吸能球层(3)和能量处理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吸能球层(3)与相邻各层之间采用粘弹性阻尼材料进行连接;所述仿生吸能球层(3)由多个金属材质的空心的仿生吸能半球有序排列组成,所述仿生吸能半球的开口朝向所述能量处理层;所述能量处理层依次包括夹层金属板(4)、粘弹性阻尼层I(5)、高强度弹簧(7)、薄壁吸能管(6)、粘弹性阻尼层II(8)和防护金属板II(10);所述高强度弹簧(7)的一端固定在粘弹性阻尼层I(5)中,所述高强度弹簧(7)的另一端通过粘弹性阻尼层III(9)固定在薄壁吸能管(6)中;所述薄壁吸能管(6)远离高强度弹簧(7)的一端固定在粘弹性阻尼层II(8)中,且薄壁吸能管(6)内部的粘弹性阻尼层III(9)与外部的粘弹性阻尼层II(8)高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球多层复合吸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吸能球层(3)还包括多个金属空心球,所述金属空心球位于仿生吸能半球的内部;单个金属空心球的外半径为2.5mm,球壁厚度为1mm,单个仿生吸能半球的外半径为15~20mm,球壁厚度为1~2mm;所述金属空心球的总体积小于所述仿生吸能半球总体积的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球多层复合吸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吸能管(6)的高度h为能量处理层高度H的3/5;所述粘弹性阻尼层II(8)和粘弹性阻尼层III(9)的厚度d均大于吸能管高度h的2/3,小于吸能管高度h的7/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球多层复合吸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弹性阻尼层I(5)的厚度为7-10mm;所述薄壁吸能管(6)的高度h为30-41mm;所述粘弹性阻尼层II(8)和粘弹性阻尼层III(9)的厚度为20-35mm;所述高强度弹簧(7)的高度不小于薄壁吸能管(6)高度h的1.2倍,且不大于5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仿生球多层复合吸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弹簧(7)的压并应力为750MPa-900MPa,所述薄壁吸能管(6)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夹层金属板(4)采用厚度为3.5-5mm的高强度抗爆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仿生球多层复合吸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金属板I(1)和防护金属板II(10)均采用厚度为5-12mm的高强度抗爆合金;所述聚脲涂层(2)通过喷涂工艺形成于防护金属板I(1)的内侧,所述聚脲涂层(2)的弹性模量为180MPa~260MPa,聚脲涂层的厚度为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沙木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沙木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07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复合吸能材料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喷泉式曝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