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颈托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2241.4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6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熊菊花;杨薇;夏梅;合婧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薇 |
主分类号: | A61F5/055 | 分类号: | A61F5/055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曲靖市专利事务所 53104 | 代理人: | 周厚明 |
地址: | 655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康复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颈托,包括前片和后片。前片和后片上均开有透气孔,前片和后片通过魔术贴连接。前片顶部为弧形凹槽,与人体下颌部适合。后片由内层和外层组成,内层为网状,外层外表面中间位置设有用于固定颈部的竖直支撑板。内层和外层大小一致,内层和外层通过卡柱卡合连接,从而使得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一空腔。前片内表面和内层内表面均设有柔软护垫。该颈托透气效果好,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佩戴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康复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颈托。
背景技术
颈托是辅助治疗颈椎疾病的一种临床上常用的医疗器具,它能起到制动和保护颈椎,从而减少神经的磨损,减轻颈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颈髓损伤,缓解神经压迫症状和颈部肌肉疼痛的作用。传统颈托对卧床患者进行持续固定时,需要在颈托内垫软毛巾,头部两侧加上盐袋或沙袋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在临床中既繁琐,又容易移位。长期持续佩戴颈托会有不透气、后颈部易形成压疮,不适感的增加造成患者佩戴颈托的依从性差,不能坚持长期佩戴,从而达不到满意的固定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颈托,以克服背景技术中的颈托不透气、易形成压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新型颈托,包括前片和后片。
前片和后片上均开有透气孔,前片和后片通过魔术贴连接。
前片顶部为弧形凹槽,与人体下颌部适合。
后片由内层和外层组成,内层为网状,外层外表面中间位置设有用于固定颈部的竖直支撑板。内层和外层大小一致,内层和外层通过卡柱卡合连接,从而使得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一空腔。
前片内表面和内层内表面均设有柔软护垫。
有益效果:后片由内层和外层组成,内层为网状,内层和外层间为一空腔,颈托透气效果好,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患者佩戴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后片外层外表面展开示意图。
图3是后片外层内表面展开示意图。
图4是后片内层外表面展开示意图。
图5是后片展开侧面示意图。
附图序号说明:1—前片;2—后片;21—内层;22—外层;3—魔术贴;4—支撑板;5—透气孔;6—卡柱;61—卡座;62—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为实施例,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一种新型颈托,包括前片1和后片2。
前片1和后片2上均开有透气孔5,前片1和后片2通过魔术贴3连接。
前片1顶部为弧形凹槽,与人体下颌部适合。
后片1由内层21和外层22组成,内层21为网状,外层22外表面中间位置设有用于固定颈部的竖直支撑板4。内层21和外层22大小一致,内层21和外层22之间通过卡柱6卡合连接,从而使得内层21和外层22之间形成一空腔。
卡柱6由卡座61和卡头62组成,卡座61设置在外层22内表面为一体成型结构,卡头62设置在内层21外表面为一体成型结构。卡头62与卡座61匹配,卡头62能卡合固定在卡座61上。卡柱6为常规弹性卡扣。
前片1内表面和内层21内表面均设有乳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薇,未经杨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22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