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安全防爆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2993.0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7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吴俭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宏邺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8 | 分类号: | H01G9/08;H01G9/008;H01G9/28 |
代理公司: | 广州越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3 | 代理人: | 陈岑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安全 防爆 电容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安全防爆电容器,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外壳分为电容层和缓冲层,缓冲层位于电容层的上方,所述电容层的内部设有内壳,内壳的内部安装有两块电极板,两块电极板分别连接有阳极引脚和阴极引脚且阳极引脚和阴极引脚延伸至外壳的外部用以连接电路,所述内壳上方壁厚小于内壳周身的壁厚,缓冲层的底部与内壳上方贴合,缓冲层内设有至少为两块的拦截片;由于内壳的特殊构造,使得电容器发生爆炸时,其产生的冲击力首先另内壳上方爆裂,爆裂形成的冲击力由缓冲层进行形变吸能,爆裂产生的碎片也由缓冲层进行拦截,相较于现有的电容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电容器爆炸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安全防爆电容器。
背景技术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的电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在电路图中通常用字母C表示电容元件。
电容器发生爆炸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电容承受电压过高,导致电容击穿电容快速增大,最后导致电解液快速汽化膨胀冲破外壳爆炸。二是电容温度过高,电容内电解液沸腾产生大量气体冲破外壳导致爆炸。要预防电容爆炸就要在电容通电前检查电压是否超过电容标称最大电压和正负极是否接反。
以现有的技术,难以绝对地杜绝电容器爆炸的发生,只能在电容器的结构上进行改进,减少其产生爆炸的几率和减少其爆炸造成的危害,为此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安全防爆电容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器发生爆炸时容易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安全防爆电容器,包括外壳,外壳分为电容层和缓冲层,缓冲层位于电容层的上方,所述电容层的内部设有内壳,内壳的内部安装有两块电极板,两块电极板分别连接有阳极引脚和阴极引脚且阳极引脚和阴极引脚延伸至外壳的外部用以连接电路,所述内壳上方壁厚小于内壳周身的壁厚,缓冲层的底部与内壳上方贴合,缓冲层内设有至少为两块的拦截片,拦截片将缓冲层分为至少为三个不同区间。
为了使得电容器更安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缓冲层内部被拦截片分开的区间内均均匀填充有网状填充物,网状填充物能够对电容器爆炸产生的破片进行拦截,避免破片四处飞溅,造成危害。
为了使得对内壳膨胀进行缓冲吸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的空隙填充有蜂窝状缓冲体,蜂窝状缓冲体不经能够起到结构支撑作用,当内壳内部发生爆炸时,能够对内壳膨胀进行缓冲吸能的作用。
为了使得缓冲体缓冲效果更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蜂窝状缓冲体为铝制材质,铝制材质的蜂窝状缓冲体受到爆炸产生的冲击力时,容易发生变形吸能,所述缓冲层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顶板,顶板凹陷呈半径小于外壳半径的圆柱形凹槽,顶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取得缓冲吸能的效果,其圆柱形凹槽结果还能起标识作用。
为了使得电容器使用更安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内壳的上方为弧顶形结构,当内壳内部发生爆炸时,弧顶形结构的内壳能够引导爆炸向上方冲击。所述阳极引脚和阴极引脚均安装有单向电阻,单向电阻允许电流通入的方向与阳极引脚和阴极引脚设计电流通入的方向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宏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宏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29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的头戴式耳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温高频大电流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