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区游览船平稳航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5498.5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2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何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松陵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9/00 | 分类号: | B63B3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区 游览 平稳 航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景区游览船平稳航行装置,涉及船航行辅助技术领域,包括船体、凹槽、调节装置和稳定装置,所述船体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底部安装有稳定装置。该景区游览船平稳航行装置,根据船摆动的情况,通过稳定装置可知船的哪侧较重,通过调节装置转动固定盒,使得两浮板的位置与船的受力方向一致,此时通过判断左侧或者右侧,前部或者后部较重,启动对应位置上的电动伸缩杆,使得活动杆下移,活动杆两侧的浮板在斜槽的限制下张开,从而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获得更大的浮力来抵消重力,以达到船只稳定的效果,通过加设浮球,增加浮力的大小,以提高调节稳定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航行辅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景区游览船平稳航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船舶航行的安全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然而,目前航运及旅游业界多偏重于航行操作技术及事故发生后的抢救技术方面的研究,而疏于船体结构的研究。传统的船体结构普遍为前窄后宽、前部采用V型,并与中后部圆滑过渡,目前的船只在航行时平稳性较差,而现有技术通过加入配重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平衡,但是也增加了船只的承载能力,使得船只超负荷工作,影响船只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景区游览船平稳航行装置,具备便于调节船只的平稳性的优点,解决了船只在航行时平稳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景区游览船平稳航行装置,包括船体、凹槽、调节装置和稳定装置,所述船体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底部安装有稳定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凹槽内右侧顶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左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处活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部圆周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滑槽,所述传动轴的中部活动连接有防护隔板。
所述稳定装置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的底端,所述固定盒内左右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活动安装有活动销轴,所述活动销轴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浮板,所述浮板靠近活动杆的一侧通过斜槽活动连接有固定筒,所述浮板相对于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球。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大小相匹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轮之间的传动,避免电机直接的连接,致使电机受外力作用而影响传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传动轴的底端贯穿防护隔板并延伸至固定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隔板能够隔绝水,防止驱动电机内部进水造成机械故障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隔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滑动块活动安装在滑槽内,滑动块套设在传动轴的圆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块给传动轴一个支撑作用,从而降低了能量的损耗。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行程与固定筒的长度相匹配,且固定筒固定安装在固定盒的底部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贯穿固定盒并延伸至固定筒内,且固定筒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斜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斜槽将两浮板进行撑开或者贴合,从而实现浮板与水的接触面调节,从而调节船只受到的浮力。
进一步的,所述浮板的数量为两个,且浮球为中空球体,浮球固定安装在浮板相对于活动杆的一端的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景区游览船平稳航行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松陵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绍兴市松陵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5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