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限位缝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5646.3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4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爱源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限位 缝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限位缝针,包括针头、缝针手柄、调节旋柄、调节杆和可剥离护套,所述缝针手柄一端与针头相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杆相连接,所述缝针手柄与针头的连接处设有包裹在针头外部的可剥离护套,所述缝针手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与空腔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与调节旋柄相连接,所述缝针手柄靠近调节旋柄的一端还设有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可剥离护套以及调节旋柄和调节杆可以对缝针进行入深度进行有效控制,来达到保护人体器官或其他组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限位缝针。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与医用筋膜缝合器配合使用的缝针是有金属针臂与塑料手柄构成。使用时,由缝合器主体引导进入创伤口,缝针再引线进行伤口缝合。因主要作用于人体表皮下组织的缝合,这些部位在实际缝合时都不可直接目测缝合深度,为避免缝针对人体器官或其他组织的伤害,市场上的产品一般会在手柄下的针身部位添加记号点来提示针头进入的深度以达到警示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未对缝针作出实际的限位措施,还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度,如果操作人员技术经验不足的话,很容易造成人体器官或其他组织的伤害,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可调节的限位缝针,包括针头、缝针手柄、调节旋柄、调节杆和可剥离护套,所述缝针手柄一端与针头相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杆相连接,所述缝针手柄与针头的连接处设有包裹在针头外部的可剥离护套,所述缝针手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与空腔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端与深入缝针手柄内部的针头一端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深入缝针手柄内部的调节杆相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与调节旋柄相连接,所述缝针手柄靠近调节旋柄的一端还设有限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杆、限位柄、限位弹簧和若干个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杆一端与限位柄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缝针手柄深入空腔,所述限位弹簧套在限位杆上且一端与限位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缝针手柄相固定,所述若干个限位凹槽设置在调节杆外圆柱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的两边还设有防脱杆和防脱槽,所述防脱槽设置在缝针手柄上且位于防脱杆正下方,所述防脱杆的一端设有凸块且卡接在防脱槽中,另一端固定在限位柄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可剥离护套为分段式,每段之间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靠近调节旋柄的侧面设有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杆对称设置在限位杆的两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申请中的缝针由缝合器主体引导进入创伤口时,达到一定深度后,可剥离护套会堵住缝合器上的缝针通道,组装缝针仅需深入,起到限位的作用,调节旋柄和调节杆可以进一步准确调节限位距离,通过可剥离护套以及调节旋柄和调节杆可以对缝针进行入深度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达到保护人体器官或其他组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柄部分结构图。
图中:1、针头;2、缝针手柄;3、调节旋柄;4、调节杆;5、可剥离护套;6、空腔;7、螺纹杆;8、限位杆;9、限位柄;10、限位弹簧;11、限位凹槽;12、防脱杆;13、防脱槽;14、凸块;15、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爱源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爱源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56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