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弧形粘结组装收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7766.7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1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包冰国;李永;孙志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5/02 | 分类号: | F28F2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雷仕荣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形 粘结 组装 收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弧形粘结组装收水器,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堆叠并固定连接的收水器片,收水器片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弧形波,弧形波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上通道和下通道,弧形波沿宽度方向包括弧形段以及设于弧形段两端的直槽段,弧形段沿收水器片长度方向向同一侧弯曲,相邻两收水器片之间宽度方向位置对应,设于上方收水器片的直槽段波谷处与设于下方的收水器片直槽段的波峰处固定连接,相邻两收水器片的直槽段相互配合形成进口和出口,相邻两收水器片之间弧形段弯曲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弧形粘结组装收水器,减少循环水被空气带走的水量流失,同时减少了空气在收水器中的风阻,大大提高了收水率,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适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弧形粘结组装收水器。
背景技术
空气在常规冷却塔中通过填料冷却装置时,与淋水进行热交换,当空气离开填料冷却装置时空气中就带有较多的水分,一部分是淋水蒸发后混合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另外一部分是淋水被溅碎后形成的小水滴。前者是不能简单的用机械方法将水蒸气与空气分离的,但后者则可以用收水器将水滴与空气分离,然后回收。如把空气带走的微小水滴所造成的水量损失称为飘水损失,那么收水器的好坏就决定了冷却塔飘水损失的大小。
常规的收水器都是通过专门的支架卡扣,将弧形片连接而成,弧形片结构复杂,加工困难,装配难度大,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弧形粘结组装收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弧形粘结组装收水器,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堆叠并固定连接的收水器片,所述收水器片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弧形波,所述弧形波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上通道和下通道,所述弧形波沿宽度方向包括弧形段以及设于弧形段两端的直槽段,所述弧形段沿收水器片长度方向向同一侧弯曲,相邻两所述收水器片之间宽度方向位置对应,设于上方所述收水器片的直槽段波谷处与设于下方的收水器片直槽段的波峰处固定连接,相邻两所述收水器片的直槽段相互配合形成进口和出口,相邻两所述收水器片之间弧形段弯曲方向相反。
收水器片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弧形波,收水器片竖直方向的截面为上下波动起伏的波浪形,收水器中若干收水器片相互配合,弧形段两侧的直槽段分别相互配合形成空气进口和出口,由于弧形段弯曲方向相反,多个收水器片堆叠在一起后,形成用于错综复杂的空气通道,通过填料的饱和湿热空气在经过收水器的时候,先经过进口,然后经过空气通道,最后从出口流出,空气中的小水珠在空气通道内碰撞到收水器片上从而被吸附,积聚成大水珠后从而回落至冷却塔内,实现收水功能。由于收水器片的形状原因,气流在流动过程中会改变多次方向,使空气中的小水珠分离更加充分,进而提高收水效率。
进一步,为了增加空气在收水器中流动的行程,从而使空气中的水滴与收水器充分接触,实现水滴与空气的分离。所述弧形段波高宽度大于所述直槽段的最大宽度。
进一步,为了使收水器片之间连接方便,相邻两所述收水器片之间相互粘结或者铆接。
进一步,所述收水器片是由PVC材料热压成型的薄片。收水器片是由PVC材料热压成型的薄片,比起传统工艺材料制造的收水器阻燃性好,产生的风阻小,且每张收水器片的形状大小样式均一样,因此只需要一副模具加工即可,制造简单且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弧形粘结组装收水器,与传统结构相比,结构设计合理,减少循环水被空气带走的水量流失,同时减少了空气在收水器中的风阻,大大提高了收水率,且该实用新型的收水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7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