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踝扭伤后康复与力量训练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8830.3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7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饶腾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饶腾达 |
主分类号: | A63B23/08 | 分类号: | A63B23/08;A63B21/05;A63B2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踝 扭伤 康复 力量 训练 器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踝扭伤后康复与力量训练器械。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上端设置有轮轨。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设置支柱上的十字轴结构便于支撑杆能够灵活的上下或左右摆动,通过设置踏板以及下端的刚性簧结构为患者提供蹬力训练,保存患者得到适当的用力训练,通过设置轮柱在轮轨内转动进行脚踝转动训练,从而达到辅助锻炼,提高康复的作用,通过设置脚形垫和脚踝垫避免患者脚踝受到挤压导致二次受伤,并且脚形垫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伤处感染,通过设置两组扎环与小腿臂相固定,便于跟随运动的作用,该实用新型装置有效的在脚踝扭伤康复周期内保持一定强度的训练,避免康复后脚腕乏力,并且促进脚踝康复,引导患者及时发现局部暗伤影响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脚踝扭伤后康复与力量训练器械。
背景技术
康复器材主要就是帮助患者开展被动运动和日常活动,促进康复的设备,多数由不锈钢、铁、塑料、木材为材料,通过机加、焊接、注塑等生产工艺做成需要的零件,最后由几个或上百个零件拼装成康复器械,设计趋向智能化,康复器可以满足患者日常上下肢被动活动,定时电动翻身护理床可以满足日常翻身,电动轮椅可以满足行走、站立等。
目前在脚踝扭伤这种常见的病症下,其复原周期长,康复慢,康复后脚腕乏力,康复不彻底易产生距骨骨软骨损伤等后遗症,严重会落下残疾,其缺乏一个有效的康复训练的器械来促进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踝扭伤后康复与力量训练器械,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脚踝扭伤后康复与力量训练器械,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上端设置有轮轨,所述弧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端设置有十字轴结构,所述十字轴结构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的上端贴合有脚形垫,所述踏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刚性簧,所述刚性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轮柱,所述踏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腿柱,所述腿柱的一侧设置有脚踝垫,所述腿柱的一端粘接有扎环。
进一步地,所述十字轴结构与支撑杆形成固定作用,能够通过十字轴结构内的外向关节能够使的支撑杆上下摆动运动和左右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轮柱为底侧带有万向轮的圆柱状柱体,所述轮柱的下端在轮轨的引导下做弧形滚动,所述轮柱的上端套接有刚性簧,并且随着轮柱一起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簧为压缩式弹簧,并且采用橡胶材料在金属螺旋簧圈外硫化而成,所述刚性簧其劲度系数K需大于一个成年人均能达到的体重基数40千克。
进一步地,所述脚形垫采用塑料材质制作,其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脚形垫为贴合可拆卸结构,便于消毒和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脚踝垫为弧形结构,所述脚踝垫采用海绵材质,其便于脚踝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扎环共设置两组,所述扎环为硅胶材质,具有较好的拉伸性,所述扎环的一端开有槽口,另一端设置有纽扣,能够配合收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设置支柱上端的十字轴结构便于支撑杆能够灵活的上下或左右摆动;
2.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设置踏板以及下端的刚性簧结构为患者提供蹬力训练,保存患者得到适当的用力训练,通过设置轮柱在轮轨内转动进行脚踝转动训练,从而达到辅助锻炼,提高康复的作用;
3.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设置脚形垫和脚踝垫避免患者脚踝受到挤压导致二次受伤,并且脚形垫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伤处感染,通过设置两组扎环与小腿臂相固定,便于跟随运动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饶腾达,未经饶腾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8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