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服务器系统硬盘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9411.1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6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殷盛江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服务器 系统 硬盘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服务器系统硬盘散热装置,包括机箱、风扇模组、服务器系统硬盘、挡风罩,所述风扇模组、服务器系统硬盘、挡风罩均安装在机箱上,所述挡风罩设置于风扇模组与服务器系统硬盘之间,服务器系统硬盘位于挡风罩一侧中部,所述挡风罩包括罩体、挡风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分别设置于罩体顶部下方中部两侧,所述挡风板设置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部并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服务器系统硬盘安装位置及设置挡风罩,提高内部风道流畅度,保证了服务器系统硬盘工作时能够进行有效的散热,保证服务器系统硬盘保持在合理的工作环境温度,提高服务器应用平台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务器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服务器系统硬盘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服务器系统硬盘为机器运行的根本,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已经成为机器应用平台正常稳定运行的先决条件,在服务器应用过程中,保证服务器系统的稳定,机器的高效运行是目前产品测试工作的主要验证项,因此,合理的散热布局、是否拥有良好的散热通道及散热效果是服务器系统硬盘正常工作的基础。
现有的服务器系统硬盘主要布局位置大部分为安装在机箱后端的两侧或者前端,机箱内部散热结构简单,内部风道具有较高的不通畅性,不能完全发挥散热风扇的散热作用,被动散热效果差且无法有效的进行系统盘热量的散出,从而降低了服务器系统硬盘稳定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服务器系统硬盘散热装置,通过改变服务器系统硬盘安装位置及设置挡风罩,提高内部风道流畅度,保证了服务器系统硬盘工作时能够进行有效的散热,保证服务器系统硬盘保持在合理的工作环境温度,提高服务器应用平台的工作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服务器系统硬盘散热装置,包括机箱、风扇模组、服务器系统硬盘、挡风罩,所述风扇模组、服务器系统硬盘、挡风罩均安装在机箱上,所述挡风罩设置于风扇模组与服务器系统硬盘之间,服务器系统硬盘位于挡风罩一侧中部,所述挡风罩包括罩体、挡风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分别设置于罩体顶部下方中部两侧,所述挡风板设置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部并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连接,通过挡风板将罩体与机箱分割成上下两个风道,其中挡风板与罩体顶部之间为上风道,通过上风道为服务器系统硬盘模组提供散热通道,挡风板与机箱之间为下风道,通过下风道为为CPU、内存等部件提供散热通道,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罩体端部之间形成侧风道,通过侧风道为电源模块与PCIE卡提供散热通道,通过风扇模组工作产生的风量进入到挡风罩中不同的风道中,对机箱中不同的元器件进行散热,通过上风道为服务器系统硬盘提供一个单独的风道,可以保证散热风量足够,确保服务器系统硬盘工作时的热量及时散出,从而保证服务器系统硬盘保持在合理的工作环境温度,提高服务器应用平台的工作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罩体顶部靠近风扇模组一侧设有凹槽,风扇模组上对应设有凸起,通过凹槽与凸起的配合,可以对挡风罩实现快速安装与定位,提高了挡风罩安装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罩体顶部靠近风扇模组一侧设有第一通孔,通过第一通孔将挡风罩固定安装到风扇模组顶部,防止风扇模组工作进行吹风时将挡风罩吹动发生位移,影响散热效果,从而保证了挡风罩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罩体上的两端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分别位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一侧,风扇模组工作时产生的风量可以通过通风孔对电源模块与PCIE卡进行有效的散热,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有侧挡板,所述侧挡板固定安装在罩体上,通过可以保证风量在通风孔出来后,能够直接有效的作用到PCIE卡表面,保证了PCIE卡散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通槽,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线缆卡扣,通过通槽与线缆卡扣将线缆在挡风罩表面进行有序的排列及可靠的固定,提高了机箱内部的整洁度和可靠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9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