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面加热转底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1342.3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0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陶立群;唐竹胜;李章永;唐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博联特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13/00 | 分类号: | C21B13/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曲姮 |
地址: | 113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加热 转底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加热转底炉,窑炉本体沿其圆周方向上依次设有预热段、高温还原段及冷却段,高温还原段包括高温还原前段、中段及后段,前段窑墙上设有多个下烧嘴,中段窑墙上设有多个上烧嘴及下烧嘴,后段窑墙上设有多个上烧嘴,物料承载机构包括耐火层及受料碳化硅板及料层,受料碳化硅板与耐火层之间设有与下烧嘴相配合的下加热室,下加热室与耐火层热风支路连通。本实用新型让料层双面加热,使料层很快达到1000℃以上,实现和满足碳基还原冶金理论和氢基还原冶金理论的基础和基本要求;热风管路除了减少炉外设置金属管散热和投资,也充分利用了窑墙的耐材用量,增加窑墙的温度及增加窑内的热风量,实现余热的综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加热转底炉,属于冶金窑炉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钢铁大国,非焦煤储量又丰富的国家,还原铁产品每年虽然有2000万吨的缺口,却占世界产量不足1%,年产量不到50万吨,而伊朗或者印度每个国家还原铁的月产量还在2000万吨。
我国的焦煤资源也日益贫乏,加上绿色环保的要求,高炉炼铁方式必然萎缩。另外,我国是一个贫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低贫呆矿占铁矿资源96%以上,但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10亿吨以上的富铁矿石,国内大量的赤铁矿、褐铁矿、镜铁矿、菱铁矿、鲕状赤铁矿、羚羊石铁矿等铁晶粒细小、低贫呆难选铁矿;锰铁矿、红土镍矿、钒钛磁铁矿、钛铁矿等难选复合矿及硫酸渣、氧化铝赤泥、铜冶炼渣、铬渣、铅锌冶炼渣、钢厂除尘灰、钢厂污泥等难选含铁固废,甚至是六价铬渣等危废,均没有很好的办法将其综合开发和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大量的堆放,也污染了土地,污染了环保,甚至成为灾难。因此,国家产业政策很早就明文规定,鼓励大力开发、建设直接还原铁、熔融还原铁等非焦炼铁项目;鼓励开各种难选铁矿、供(伴)生复合铁矿、冶金固废等含铁物料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因此,开发、创新新的的还原铁装置和技术时不我待。
10年前,有人将煤基转底炉法装置和技术引进中国,10年中,我国直接还原铁市场上已经建造了5~6套转底炉装置,事实证明,转底炉具有温度高、还原速度快、窑车热损失较少的特点,但因布料和加热方式不合理,造成还原物料氧化严重,造成产品还原率较低,还不到80%,转底炉装置和工艺技术存在较大的缺陷,应用于煤基还原铁领域,其装置和工艺技术还无法实现深度还原和渣铁分离还原,只能定位是用于含锌氧化物料的脱锌装置,转底炉装置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此外,现有的转底炉装置余热利用率低,其热风管路多设置在窑炉的外侧,不仅增加金属热风管路的投入,增加余热利用成本,而且炉外热风管路散热快,导致余热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加热速度快,余热利用率高的双面加热转底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面加热转底炉,包括呈圆环形设置的窑炉本体及在窑炉本体的窑炉腔体内行走的多个窑车,所述窑炉本体沿其圆周方向上依次设有预热段、高温还原段及冷却段,所述高温还原段包括高温还原前段、高温还原中段及高温还原后段,所述高温还原前段的窑墙上设有多个下烧嘴,所述高温还原中段的窑墙上分别设有多个上烧嘴及多个下烧嘴,所述高温还原后段的窑墙上设有多个上烧嘴;
所述窑车包括车轮、旋转底盘及物料承载机构,所述物料承载机构包括耐火层及受料碳化硅板,所述受料碳化硅板通过多个碳化硅支座支撑在所述的耐火层上,所述耐火层通过耐火层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旋转底盘上,所述受料碳化硅板与所述耐火层之间设有与所述下烧嘴高度位置相配合的下加热室,所述耐火层中设有多个耐火层热风支路,所述下加热室通过热风通道与所述耐火层热风支路连通,在所述高温还原段的所述窑墙内设有窑墙热风支路、窑墙热风汇总支路、底抽风汇总支路及底抽风汇总总路,所述窑墙的外侧设有底抽风风机,所述耐火层热风支路通过所述的窑墙热风支路与所述窑墙热风汇总支路连通,所述窑墙热风汇总支路与所述底抽风汇总总路连通,所述底抽风汇总总路通过风机进口与所述底抽风风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博联特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博联特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13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套版快速校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竹材断节破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