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揉捻机的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2016.4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0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詹喻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茶马古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52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揉捻机 传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的传动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揉捻机揉捻成型效果差的问题。一种茶叶揉捻机的传动机构,包括揉捻盘以及垂直设于揉捻盘顶部的揉捻筒,揉捻盘上设有多组呈中心对称分布的揉捻组件,揉捻盘的中心位置设有转动环,揉捻筒底部的外壁设有齿形环,每组揉捻组件与齿形环啮合;其中,揉捻组件包括两个揉捻杆,两个揉捻杆的一端与转动环转动连接,两个揉捻杆远离转动环的一端套设有齿条。本实用新型,采用揉捻筒和揉捻组件的传动,通过揉捻组件中的揉捻杆进行转动来对茶叶进行揉捻,转动使茶叶按照其轨迹成卷成条,相对于莲花座成型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茶叶源于中国,茶是中国传统饮品。
制茶是将茶树鲜叶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制成各种半成品茶或成品茶的过程。茶一般要经过杀青、揉捻和干燥,其中揉捻,使茶叶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揉捻可以卷紧茶条,缩小体积,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适当破坏叶组织、物质转变。在目前技术中对揉捻主要采用茶叶揉捻机对其进行加工。
现有技术中的揉捻机主要设有一莲花座、一传动组及一卷布杆,对茶叶的揉捻主要借助莲花座传动组带动莲花片做开、合之动作,对茶叶进行揉捻及压缩,此种揉捻时存在揉捻力道不适度,茶叶一部分会散落在莲花座两个相邻的莲花片之间,主要会影响茶叶成型效果,且在出料时,是通过不断的揉捻向中心的出料进行出料,部分茶叶会堆积到远离出料口的边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的传动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揉捻机揉捻成型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揉捻机的传动机构,包括揉捻盘以及垂直设于揉捻盘顶部的揉捻筒,所述揉捻筒的外壁上设有三个臂杆,每个所述臂杆远离揉捻筒的一端均铰接有转动曲杆,每个所述转动曲杆转动连接有转轴,其中一个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揉捻盘上设有多组呈中心对称分布的揉捻组件,所述揉捻盘的中心位置设有转动环,所述揉捻筒底部的外壁设有齿形环,每组所述揉捻组件与所述齿形环啮合;
其中,所述揉捻组件包括两个揉捻杆,两个所述揉捻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揉捻杆远离所述转动环的一端套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形环啮合,所述齿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齿轮,每个所述揉捻组件中的两个所述揉捻杆外侧套设的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揉捻杆的表面为光滑面。
优选的,所述揉捻杆的表面设有若干凸块。
优选的,所述揉捻杆为表面呈波浪状。
优选的,所述揉捻盘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所述揉捻杆转动的槽。
优选的,所述揉捻筒的内侧相对应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的均位置开设有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时,揉捻筒转动,通过传动带动底部的揉捻组件进行转动,茶叶被碾到揉捻组件上,揉捻杆的转动带动茶叶进行打卷帮助茶叶快速成型,同时在揉捻杆上进行揉捻的茶叶可以通过两个揉捻杆的间隙出料或者进行下一次揉捻成卷成型,两个揉捻杆的转动使茶叶进行转动,帮助茶叶成条成型,相对于借助莲花座转动的成型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茶马古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茶马古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20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桁架钢管焊缝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产谷维素专用的皂脚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