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钩锁紧式通讯抱箍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2021.5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4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朱连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缙云县三好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2/20 | 分类号: | F16B2/20 |
代理公司: | 金华市婺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40 | 代理人: | 胡恩晗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钩锁紧式 通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钩锁紧式通讯抱箍,属于电缆紧固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通讯抱箍锁紧方式不佳的问题。本反钩锁紧式通讯抱箍包括抱箍本体和分别设置在抱箍本体两端的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之间设有能使两者完成地接或分离的对接紧固件,对接紧固件包括第一对接件、第二对接件和全螺纹螺杆以及设置在全螺纹螺杆上的两个螺帽,第一对接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对接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全螺纹螺杆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通讯抱箍的携带方式简约便捷,紧固的过程有简易高效,使用过程中只需要一名操作者就能相对轻松地完成全部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紧固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反钩锁紧式通讯抱箍。
背景技术
为了获得强烈和覆盖面广的通信信号,通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安装在信号塔上,信号塔的种类较多,而常用的简易型信号塔主要是以单管塔为主的柱形桩柱。在将通信设备安装在信号塔上时,需要采用各种卡具对通信设备进行安装和固定,从而保证通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在强风等外界条件下发生脱落等问题,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现有的通讯抱箍在首尾对接后采用全螺纹螺柱来紧固,定位方式是将首尾的螺孔对准定位,然后插入全螺纹螺柱,这个过程常规操作需要两名操作工协同完成,一名操作工将通讯抱箍的首尾托起并对准,另一名操作工手持全螺纹螺柱插入到螺孔中,然后用螺帽将其锁紧,操作的方式不具备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通讯抱箍锁紧方式不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反钩锁紧式通讯抱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反钩锁紧式通讯抱箍,包括抱箍本体和分别设置在抱箍本体两端的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之间设有能使两者完成地接或分离的对接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接紧固件包括第一对接件、第二对接件和全螺纹螺杆以及设置在全螺纹螺杆上的两个螺帽,第一对接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对接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全螺纹螺杆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对接件和第二对接件处于两个螺帽之间,第一对接件与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二紧固件背向第一紧固件的一侧设有能便于操作者通过挂扣形式携带到至高处的倒钩槽,第二对接件上延伸设有能嵌入到倒钩槽内的搭杆。本设计采用倒钩槽与搭杆相互配合来完成第二对接件与第二紧固件之间的初步定位与配合,使用前,两螺帽松开,主要是为了让第二对接件能够在全螺纹螺杆上自由的来回滑动,当抱箍本体环绕在外界物件上完成后,将其首尾靠在一起,然后第二对接件滑动使其与第一对接件之间的空隙足够大,直到搭杆已经足够从后侧挂入到倒钩槽内,然后自锁紧螺帽,使对接紧固件完全将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锁紧,而且,本产品在操作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倒挂在人们特质服的挂扣钢圈上来进行固定,挂扣钢圈可以直接设置在人们裤腰带处,不需要通过背包,也避免了从后侧背包拿出该产品的困难操作。
在上述的一种反钩锁紧式通讯抱箍中,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紧固片,第一紧固片之间固定设有若干第一固定杆,第二紧固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紧固片,第二紧固片之间固定设有若干第二固定杆,倒钩槽开设在第二紧固片上,搭杆也有两个并处于第二对接件的两侧。采用片状设计,一是为了节省材料,二是为了减轻整体重量,因为通讯抱箍是通过摩擦力固定在外界物上的,所以它本身的重量越轻越好。
在上述的一种反钩锁紧式通讯抱箍中,所述的第一紧固片和第二紧固片均呈现夹角为钝角的“V”形。采用类似形状设计,可以以第一紧固片为模型,制造模具,同时生产第一紧固片与第二紧固片,实际上第二紧固片相对于第一紧固片只是多了一道切割倒钩槽的工艺。
在上述的一种反钩锁紧式通讯抱箍中,所述搭杆外端设有盖板,两个盖板的内间距尺寸与两个第二紧固片外间距尺寸一致。当搭杆放置在倒钩槽上后,因为左右摇晃的因素也容易从侧边脱离,所以本设计在搭杆的端部还设置了盖板,保证当搭杆放到倒钩槽上之后,整个第二对接件会被盖板夹在中间,防止左右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缙云县三好工贸有限公司,未经缙云县三好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20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注塑工艺的智能机器人外观着色设备
- 下一篇:一种竹木壳智能音箱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