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对苯二甲酸残渣无害化焚烧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2837.8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9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沈福昌;沈烨;沈倖;沈琛博;沈嘉麒;沈濋琳;沈承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福昌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033;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131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苯二甲酸 残渣 无害化 焚烧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对苯二甲酸残渣无害化焚烧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还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设有精馏塔、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底部设有气体进口和接液盘,所述第一冷凝器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第二冷凝器的顶部设有气体进口,所述第一冷凝器的气体进口与精馏塔的气体出口相连通,第二冷凝器与第一冷凝器串联连接,第二冷凝器的气体进口与第一冷凝器的气体出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废物再利用,而且焚烧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三倍以上,残渣燃烧更充分,无害化处理更彻底,更环保,处理时能耗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残渣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精对苯二甲酸残渣无害化焚烧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精对苯二甲酸(PTA)是生产聚酯纤维和PET树脂的基本原料,精对苯二甲酸残渣是制备精对苯二甲酸过程中排出的化工废弃物,如果对精对苯二甲酸残渣进行填埋处理或者任意堆放,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本申请人于2001年10月10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为01134015.0,名称为精对苯二甲酸残渣焚烧方法,该方法是根据精对苯二甲酸残渣含水量大小对物料进行脱水处理,使之含水量低于60%,将脱水后的物料通过加热设备加热使之熔化成糊状物料,将熔化后的糊状物料喷射到焚烧炉中进行焚烧。但该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由于采用焚烧炉直接焚烧而没有对残渣进行废物再利用,从而极大浪费了残渣内的有用资源;
(2)由于采用糊状物料喷射焚烧,因此不仅焚烧量小,而且燃烧不充分;
(3)由于糊状物料具有一定的水分,从而增加了焚烧炉的烟气处理量和处理难度;
(4)由于采用糊状物料喷射焚烧,导致糊状物料落入焚烧炉的炉排上,产生结焦现象,需要经常停炉进行清理,因此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残渣处理效率;
(5)由于将熔化后的糊状物料喷射到焚烧炉中进行焚烧时,需要施加温度不低于50℃的外来压缩空气,导致增加了残渣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能对残渣进行废物再利用,而且燃烧充分、环保、残渣处理成本低的精对苯二甲酸残渣无害化焚烧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精对苯二甲酸残渣无害化焚烧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还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设有精馏塔、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底部设有气体进口和接液盘,所述第一冷凝器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第二冷凝器的顶部设有气体进口,所述第一冷凝器的气体进口与精馏塔的气体出口相连通,第二冷凝器与第一冷凝器串联连接,第二冷凝器的气体进口与第一冷凝器的气体出口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在所述反应釜与焚烧炉之间还设有依次连接的废渣冷却箱、破碎机和球磨机,所述废渣冷却箱与反应釜的出料口相连,所述球磨机经风机与焚烧炉的进料口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液口与废水池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冷凝器的接液盘通过管路与切片机相连,所述切片机的工作温度控制在25~4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在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底部安装有真空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在所述焚烧炉的炉膛内设置膜式壁锅炉,焚烧时产生的热能直接传递给所述膜式壁锅炉,由膜式壁锅炉将热能输出利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反应釜为导热油反应釜或者蒸汽反应釜。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福昌,未经沈福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2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