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3132.8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1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曾传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茶马古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52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筒 茶叶 杀青 翻滚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滚筒杀青机翻炒不均匀的问题。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包括工作箱以及设置在工作箱内的滚筒,滚筒内设有若干交错的螺旋叶,滚筒的一端设有进出料口,滚筒的另一端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滚筒的转轴固定连接,两个螺旋叶之间设有多个一端固定在滚筒内壁上的支撑板,每个支撑板远离滚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呈倾斜状态的引导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导板和安装杆,对滚筒内的茶叶进行二次翻炒,茶叶的运动轨迹不再是单一的,相对于单纯用滚筒的螺旋叶进行翻炒,茶叶能够充分接触到滚筒内壁,翻炒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传统饮品,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各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茶叶在生产加工时必需经过的一个流程茶叶杀青,茶叶杀青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茶叶杀青通常采用杀青机对其进行杀青,杀青机可以分为滚筒杀青机、蒸汽杀青机、热风茶叶杀青机和微波杀青机,其中最常用的是滚筒杀青机。
传统的滚筒杀青机,只是简单的将茶叶放入滚筒内进行翻炒,通过滚筒的滚动带动茶叶进行翻炒,滚筒内只简单设置有螺旋叶片来使茶叶按照其轨迹进行翻炒,随着滚筒直径的增加,杀青时投入的茶叶多,易导致茶叶受热不均,翻炒不均匀,影响茶叶的成色和味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滚筒杀青机翻炒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包括工作箱以及设置在工作箱内的滚筒,所述滚筒内设有若干交错的螺旋叶,所述滚筒的一端设有进出料口,所述滚筒的另一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所述滚筒的转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旋叶之间设有多个一端固定在滚筒内壁上的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滚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呈倾斜状态的引导板。
优选的,所述引导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引导板和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引导板与支撑板长度方向形成的锐角为30度至60度。
优选的,所述滚筒内沿滚筒的轴向设有与所述滚筒转动连接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设有若干呈倾斜状态的螺旋片。
优选的,所述引导板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凸块。
优选的,所述引导板为波浪状的引导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滚筒进行翻炒茶叶时,茶叶受到重力作用在滚筒的下半部,在滚筒内部的螺旋叶转动到茶叶位置时,引导板插入到茶叶的底部,引导板随着滚筒的转动而转动,到达垂直方向时,引导板受到重力影响翻转,茶叶也被翻转,翻转的过程起到对滚筒的茶叶进行搅拌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对滚筒中的茶叶进行二次翻炒使其翻炒的更加均匀,相对简单的用滚筒进行翻炒,引导板使茶叶翻炒更加均匀。
2、在滚筒转动的过程,一端与滚筒转动连接的安装杆也发生转动,在引导板对茶叶进行翻炒,茶叶由此顺着重力掉落到对称位置,在此时安装杆上的螺旋片打破茶叶的原本轨迹,使茶叶打散防止茶叶堆积在一处,同时起到二次翻转搅拌的作用,使茶叶受热更加均匀,翻炒的更加均匀,相对用滚筒简单的翻炒使茶叶受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茶马古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茶马古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31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粉碎机
- 下一篇:一种粘土砖破碎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