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地式电动可升降投影幕布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3594.X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8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杜丙同;李春元;崔瑞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丙同 |
主分类号: | G03B21/58 | 分类号: | G03B2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升降 投影 幕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地式电动可升降投影幕布,涉及电动投影幕布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幕布、卷轴机构、升降支架;卷轴机构由电机、卷筒组成,幕布的下端与卷筒连接,并卷绕在卷筒上;幕布升降支架由横梁及四根连接杆组成,四根连接杆、横梁和壳体形成六边形结构,收回状态时可收纳于壳体内,展开状态时可支撑幕布;连接杆及横梁之间使用气动弹簧支撑,幕布的上端固定在横梁上;驱动电机正向旋转可卷绕幕布,幕布牵引升降支架收回;驱动电机反向旋转可放松幕布,升降支架在气动弹簧的支撑下实现幕布完全展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实现幕布的展开和收纳,展开时幕布有较强的稳定性,收纳时尺寸非常小,便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投影幕布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座地式电动可升降投影幕布。
背景技术
投影幕布广泛用于家庭娱乐、办公、大型会议等场合,现有的幕布通常固定在墙壁上或使用悬挂的方式固定安装在高处,并使用电动卷轴收起或展开幕布。这样投影幕布的安装比较繁琐,有必要研发一种便携式的投影幕布,收纳后尺寸小便于移动和携带,展开后结构稳定、幕布平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的投影幕布,收纳后尺寸较小,座地使用,可以自动地、非常稳定地展开与收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座地式电动可升降投影幕布包括幕布、壳体、卷轴机构、升降支架。
所述壳体主要用于幕布卷绕时对幕布和升降支架的收纳,幕布展开时作为基座。
所述卷轴机构包括电机、卷筒,所述卷筒通过轴承固定在壳体内部,卷筒可以在壳体内转动,所述电机为管状电机,电机安装于卷筒内部,与卷筒直连,电机正反旋转时可带动卷筒正反转动。
所述升降支架包括横梁及四根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下端与壳体铰接,上端与第二连接杆下端铰接,第二连接杆上端与横梁铰接;第三连接杆下端与壳体铰接,上端与第四连接杆下端铰接,第四连接杆上端与横梁铰接;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分别与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呈对称结构;收回状态时横梁及四根连接杆可收纳于壳体内部;展开状态时四根连接杆、横梁与壳体形成六边形结构,横梁呈水平状态。
壳体与第一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动弹簧,第一气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第一连接杆铰接,第一气动弹簧驱动第一连接杆与壳体发生转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动弹簧,第二气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铰接,第二气动弹簧驱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发生转动;第二连接杆与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三气动弹簧,第三气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杆、横梁铰接,第三气动弹簧驱动第二连接杆与横梁发生转动。
同理,壳体与第三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四气动弹簧,第四气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第三连接杆铰接,第四气动弹簧驱动第三连接杆与壳体发生转动;第三连接杆与第四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五气动弹簧,第五气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铰接,第五气动弹簧驱动第三连接杆与第四连接杆发生转动;第四连接杆与横梁之间设置有第六气动弹簧,第六气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四连接杆、横梁铰接,第六气动弹簧驱动第四连接杆与横梁发生转动。
所述幕布的下端与卷筒连接,上端与横梁固定连接,幕布卷绕在卷筒上。
使用时,驱动电机正向旋转可卷绕幕布,幕布牵引升降支架收回,气动弹簧被压缩,升降支架被折叠;幕布完全卷绕在卷筒上时,幕布、卷绕机构与升降支架完全收纳在外壳之内;驱动电机反向旋转可放松幕布,升降支架在气动弹簧的支撑下实现幕布完全展开,启动弹簧提供展开时的动力,幕布被拉紧且表面平整。
优选地,为节省成本或简化安装,气动弹簧数量可以由六条减为四条,即,第一、第二、第三气动弹簧中任选两条,第四、第五、第六气动弹簧中任选两条,使用四条气动弹簧时,影响支架展开时的升力,不影响幕布升降支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丙同,未经杜丙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35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