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线坯的收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3681.5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8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徐阳;蒋雪琴;邓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润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44 | 分类号: | B65H54/44;B65H54/28;B65H54/5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线 收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线坯的收线装置,包括机架、收线机构和绕线辅助装置;所述收线机构和所述绕线辅助装置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绕线辅助装置包括辅助螺杆、安装座和挡线条板,辅助螺杆的两端均与机架转动连接,安装座上设有横向贯穿的螺纹孔,且安装座的螺纹孔与辅助螺杆螺纹连接;机架上设有与辅助螺杆平行布置的定杆,安装座上设有横向贯穿的通孔,安装座的通孔活动套设在机架的定杆上;挡线条板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座上,挡线条板的另一端位于收线机构的上方,且挡线条板位于收线机构上方的部分设有纵向贯穿的限制槽。本实用新型可避免铜线坯杂乱地缠绕在收线装置上,便于使用时人工分离,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坯收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线坯的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铜线坯在收线过程中,铜线坯通常是杂乱地缠绕在收线装置上,在工人使用时会难以分离,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为此,我们亟待提出一种改进的收线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铜线坯的收线装置,可避免铜线坯杂乱地缠绕在收线装置上,便于使用时人工分离,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线坯的收线装置,包括机架、收线机构和绕线辅助装置;所述收线机构和所述绕线辅助装置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绕线辅助装置包括辅助螺杆、安装座和挡线条板,辅助螺杆的两端均与机架转动连接,安装座上设有横向贯穿的螺纹孔,且安装座的螺纹孔与辅助螺杆螺纹连接;机架上设有与辅助螺杆平行布置的定杆,安装座上设有横向贯穿的通孔,安装座的通孔活动套设在机架的定杆上;挡线条板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座上,挡线条板的另一端位于收线机构的上方,且挡线条板位于收线机构上方的部分设有纵向贯穿的限制槽。
优选地,所述绕线辅助装置还包括辅助电机,辅助电机安装在机架上,辅助电机的转轴与辅助螺杆的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线条板的靠安装座的一端设有多个间距布置的安装孔,挡线条板通过螺栓穿过单个或者两个安装孔与安装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绕线辅助装置还包括夹持调节结构,夹持调节结构包括前挡块、前限位销、过渡挡块、压缩弹簧、后限位销和后挡块,挡线条板的限制槽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均设有限位槽,限位槽设有多个横向贯穿且等间距布置的限位孔,且限制槽和限位槽的前端面贯穿挡线条板的前端面;前挡块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前限位块,前挡块的前限位块与挡线条板内对应的限位槽活动配合,前挡块设有横向贯穿的通孔,前限位销插设在前挡块的通孔和对应的限位孔内;过渡挡块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过渡限位块,过渡挡块的过渡限位块与挡线条板内对应的限位槽活动配合,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前挡块和过渡挡块连接;后挡块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后限位块,后挡块的后限位块与挡线条板内对应的限位槽活动配合,后挡块设有横向贯穿的通孔,后限位销插设在后挡块的通孔和对应的限位孔内。
优选地,所述过渡挡块靠后挡块的端面呈弧面,后挡块靠过渡挡块的端面呈弧面。
优选地,所述收线机构包括收线辊、驱动电机和两个安装在机架上且呈对称布置的辅助支撑机构,辅助支撑机构包括两个间距布置的滚轮,滚轮安装在机架上;收线辊的两端辊头分别置于对应的两个滚轮上;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驱动电机的转轴和收线辊的对应辊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设有同中心轴的矩形柱,收线辊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辊头设有同中心轴的矩形槽,驱动电机的转轴的矩形柱与收线辊对应辊头的矩形槽插设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通过收线机构对铜线坯进行收线时,铜线坯穿过挡线条板的限制槽缠绕在收线机构上;同时,转动辅助螺杆,安装座带动挡线条板沿定杆移动;当安装座带动挡线条板到达收线机构的一侧时,反转辅助螺杆;如此反复操作,可使铜线坯均匀地缠绕在收线机构上,避免了铜线坯杂乱地缠绕在收线装置上,便于使用时人工分离,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润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润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36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式蓄热与放热一体罐
- 下一篇:一种换热效果好的新型空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