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的碳纤维预浸布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3691.9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4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三平;杨正;刘鹏;杨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智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5/14 | 分类号: | B29B15/14 |
代理公司: | 江苏吾索律师事务所 32337 | 代理人: | 曾昭昱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碳纤维 预浸布 冷却 装置 | ||
1.多功能的碳纤维预浸布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的碳纤维预浸布冷却装置,包括支撑台(1),支撑杆(2),冷却箱(3),插接槽(4),循环孔(5),防滑冷却座结构(6),可防尘散热管结构(7),可通风观察盖结构(8),散热孔(9),出液管(10),U型固定架(11),制冷箱(12),循环泵(13),制冷板(14)和回流管(15),所述的支撑杆(2)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台(1)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冷却箱(3)螺栓连接在支撑台(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槽(4)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冷却箱(3)的左右两侧内壁;所述的循环孔(5)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冷却箱(3)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滑冷却座结构(6)分别安装在插接槽(4)的内部;所述的可防尘散热管结构(7)安装在冷却箱(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通风观察盖结构(8)安装在冷却箱(3)的正表面左侧;所述的散热孔(9)开设在冷却箱(3)的顶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液管(10)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循环泵(13)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固定架(11)的上端螺栓连接在支撑台(1)的下端;所述的制冷箱(12)螺栓连接在U型固定架(11)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泵(13)螺栓连接在制冷箱(12)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制冷板(14)螺栓连接在制冷箱(12)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回流管(15)的下端右侧螺纹连接在制冷箱(12)的左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滑冷却座结构(6)包括H型放置座(61),降温管(62),第一通风孔(63),连接管(64)和防滑垫(65),所述的降温管(62)横向贯穿H型放置座(6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通风孔(63)从左到右依次开设在H型放置座(61)的内部;所述的连接管(64)分别螺纹连接在降温管(62)的两端外壁;所述的防滑垫(65)胶接在H型放置座(61)的上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碳纤维预浸布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防尘散热管结构(7)包括散热箱(71),固定杆(72),散热风扇(73),散热管(74)和过滤网(75),所述的固定杆(72)分别螺栓连接在散热箱(71)的内壁下部;所述的散热风扇(73)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固定杆(72)之间;所述的散热管(74)的下端焊接在散热箱(7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过滤网(75)螺钉连接在散热管(74)的内壁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碳纤维预浸布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通风观察盖结构(8)包括转动盖(81),观察片(82),第二通风孔(83),吸附块(84)和U型把杆(85),所述的观察片(82)镶嵌在转动盖(8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通风孔(83)从左到右依次开设在转动盖(81)的正表面下部;所述的吸附块(84)分别镶嵌在转动盖(81)的左上角位置和坐下角位置;所述的U型把杆(85)焊接在转动盖(81)的左侧中间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碳纤维预浸布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泵(13)和制冷箱(12)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回流管(15)和制冷箱(12)连通设置;所述的支撑台(1)采用内部左右两侧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台;所述的出液管(10)和回流管(15)分别贯穿支撑台(1)的左右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碳纤维预浸布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64)分别设置在H型放置座(61)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滑垫(65)采用上端带有十字形防滑纹且内部开设有通孔的硅胶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碳纤维预浸布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型放置座(61)插接在插接槽(4)之间;所述的连接管(64)分别贯穿循环孔(5);所述的连接管(64)从上到下依次螺纹连接在出液管(10)的左侧和回流管(15)的右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的碳纤维预浸布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箱(71)和散热管(74)连通设置;所述的过滤网(75)采用不锈钢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智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智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36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维修用爬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垂直喷涂的固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