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弧炉耐高温水冷炉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5982.1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6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魏晓敏;周新套;杨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东方安彩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F27D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237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弧炉 耐高温 水冷 | ||
1.电弧炉耐高温水冷炉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均水平设置的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的盖板,底板和盖板均呈圆盘形且同心设置,底板下表面设置有耐火隔热材料层,底板和盖板的中心对应开设有上下通透的加料孔,底板和盖板上下对应开设有三个电极插孔,三个电极插孔围绕加料孔的中心线圆周均匀阵列布置,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围绕加料孔和三个电极插孔的中心水冷却结构以及位于中心水冷却结构外周的边缘水冷却结构,盖板下表面与中心水冷却结构以及边缘水冷却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炉耐高温水冷炉盖,其特征在于:中心水冷却结构包括第一圆环形条板、第二圆环形条板、第三圆环形条板、第四圆环形条板、第五圆环形条板、第六圆环形条板、第七圆环形条板、第八圆环形条板、第九圆环形条板、第一直条板、第二直条板、第一直隔板、第二直隔板、第三直隔板、第四直隔板、第五直隔板和第六直隔板;
第一圆环形条板、第二圆环形条板和第三圆环形条板的直径与电极插孔的直径相等,第一圆环形条板、第二圆环形条板和第三圆环形条板分别沿三个电极插孔的圆周边沿设置,第四圆环形条板、第五圆环形条板和第六圆环形条板的直径相等,第四圆环形条板的直径大于第一圆环形条板的直径,第四圆环形条板同心套设在第一圆环形条板的外部形成第一环形通道,第五圆环形条板同心套设在第二圆环形条板的外部形成第二环形通道,第六圆环形条板同心套设在第三圆环形条板的外部形成第三环形通道,第七圆环形条板的直径等于加料孔的直径,第八圆环形条板的直径大于第七圆环形条板的直径,第七圆环形条板沿加料孔的圆周边沿设置,第八圆环形条板同心套设在第七圆环形条板的外部形成第四环形通道;第四环形通道分别与第一环形通道、第二环形通道和第三环形通道均通过两节短条板连通;
第九圆环形条板与加料孔同心设置,第四圆环形条板、第五圆环形条板和第六圆环形条板均位于第九圆环形条板的内部;第一直隔板沿加料孔的径向方向布置,第一直隔板的长度方向穿过第一圆环形条板的中心,第一直条板和第二直条板位于第一直隔板的左右两侧且与第一直隔板平行布置,第一直条板、第二直条板和第一直隔板的外端与底板圆周边沿齐平,第一直条板和第二直条板的内端穿过第九圆环形条板后与第四圆环形条板连接,第一直隔板的内端穿过第四圆环形条板与第一圆环形条板连接;第二直隔板、第三直隔板和第四直隔板分别位于平行的两节短条板之间,第二直隔板两端连接第七圆环形条板和第一圆环形条板,第三直隔板两端连接第七圆环形条板和第二圆环形条板,第四直隔板两端连接第七圆环形条板和第三圆环形条板;第五直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五圆环形条板与第九圆环形条板,第六直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六圆环形条板与第九圆环形条板;
第一直条板与第一直隔板形成直线进水通道,第二直条板与第一直隔板形成直线出水通道,直线进水通道依次与第一环形通道的半圈、第四环形通道的第一个三分之一圈、第二环形通道、第四环形通道的第二个三分之一圈、第三环形通道、第四环形通道的第三个三分之一圈和直线出水通道连通形成第一冷却水回路;
底板上表面、盖板下表面、第四圆环形条板、第八圆环形条板、第五圆环形条板、第一直条板、第五直隔板和第九圆环形条板之间合围成第一冷却腔,盖板上在邻近第一直条板和第五直隔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
底板上表面、盖板下表面、第五圆环形条板、第八圆环形条板、第六圆环形条板、第五直隔板、第六直隔板和第九圆环形条板之间合围成第二冷却腔,盖板上在邻近第五直隔板和第六直隔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底板上表面、盖板下表面、第四圆环形条板、第八圆环形条板、第六圆环形条板、第六直隔板、第二直条板和第九圆环形条板之间合围成第三冷却腔,盖板上在邻近第六直隔板和第二直条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东方安彩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东方安彩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59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