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植物培养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7546.8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7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殷西祥;王睿;秦晓安;陈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0 | 分类号: | A01G9/00;A01G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调节 高度 植物 培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植物培养架,包括框架、培养箱、水箱和支撑板,所述框架的底端焊接连接有底板,所述放置板的下端安装有收集槽,所述喷淋管的下表面等间距连接有喷头,所述收集槽的右端与连接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支管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支管,所述培养箱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横板上连接有夹块,所述水箱设置在培养箱的后侧,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前后2个框架之间,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限位栓,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该便于调节高度的植物培养架,便于对植物进行喷淋,便于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且能对植物进行分类培养,并且便于对各个承载板的高度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培养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植物培养架。
背景技术
在植物培养过程中,需要使用相应的盛放装置对植物进行承载,比较常用的为植物培养架,不管是家用或者园林培养用,都及其方便,能够分层对不同的植物进行培养。
但是当今市场上现有的植物培养架往往不便于对植物进行喷淋,不便于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且一般的植物培养架不能对植物进行分类培养,并且普通的植物培养架不便于对各个承载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植物培养架,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植物培养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植物培养架不便于对植物进行喷淋,不便于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且不能对植物进行分类培养,并且不便于对各个承载板的高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植物培养架,包括框架、培养箱、水箱和支撑板,所述框架的底端焊接连接有底板,且框架的内侧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下端安装有收集槽,且收集槽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下表面等间距连接有喷头,所述收集槽的右端与连接管相连接,且连接管的下端与第一支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管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支管,且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下端均与总管相连通,所述培养箱位于底板的上方,且培养箱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连接有夹块,且横板的下方设置有过滤板,所述水箱设置在培养箱的后侧,且水箱的后端与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前后2个框架之间,且支撑板上等间距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限位栓,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与框架垂直分布,且放置板的表面呈蜂窝状结构,并且放置板在框架上为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收集槽的内部底端成倾斜结构,且收集槽在放置板上为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与总管构成“Y”字型结构,且第二支管与喷淋管构成连通结构,并且总管在出水管上为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夹块的外表面呈弧形结构,且夹块在横板上等间距设置,并且夹块与横板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关于支撑板的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且限位栓与限位孔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调节高度的植物培养架,便于对植物进行喷淋,便于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且能对植物进行分类培养,并且便于对各个承载板的高度进行调节;
1、通过在放置板的上方设置有喷淋管和喷头,因此可对植物进行均匀的喷淋工作,且在放置板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槽,使得多余的水可通过收集槽进行收集,并通过第一支管回收到水箱中,使得水资源得以回收利用;
2、通过在框架的上端设置有放置板,在框架的下端设置有培养箱,而放置板上可放置土养的植物,在培养箱的内部可放置相应的水养植物,使得不同的植物分类养殖,便于管理;
3、通过将放置板在框架上设置为滑动结构,因此可根据植物的具体株高尺寸对两个放置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对不同高度的植物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75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