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聚热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7698.8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2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赵崇杰;黄福;骆少明;张国泉;李俊杰;刘霞云;姚宇茏;付巍;杨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长仁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南曦液压机械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10/70 | 分类号: | F24S10/70;F24S23/30;F24S23/75;F24S40/20;F24S50/20;F24S80/00;F01D15/10;F03G6/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官国鹏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聚热 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聚热发电装置,包括具有凹槽的中空动平台,位于动平台的凹槽内的菲涅尔透镜,位于菲涅尔透镜下方的集热水联箱,呈圆形阵列的多个集热管,具有锥形面的反射镜,支撑座;中空的集热水联箱具有水循环管道、进口管和出口管;进口管与水循环管道相通,出口管与水循环管道相通;集热管的下端固定在支撑座上,集热管的上端与水循环管道相接触,反射镜安装在支撑座上,反射镜位于多个集热管围成的空间内,光透过菲涅尔透镜后照射在反射镜上。光聚热发电装置可以利用太阳光照的热能,属于太阳能利用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聚热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寻找新能源成了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
由于太阳能具有火电、水电、核电所无法比拟的清洁性、安全性、资源的广泛性和充足性等优点,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在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技术领域中,效果并不理想,利用率也不高,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聚热发电装置,可以利用太阳光照的热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聚热发电装置,包括具有凹槽的中空动平台,位于动平台的凹槽内的菲涅尔透镜,位于菲涅尔透镜下方的集热水联箱,呈圆形阵列的多个集热管,具有锥形面的反射镜,支撑座;中空的集热水联箱具有水循环管道、进口管和出口管;进口管与水循环管道相通,出口管与水循环管道相通;集热管的下端固定在支撑座上,集热管的上端与水循环管道相接触,反射镜安装在支撑座上,反射镜位于多个集热管围成的空间内,光透过菲涅尔透镜后照射在反射镜上。
进一步的是:光聚热发电装置还包括镜座和镜盖,镜座放置在动平台的凹槽内并固定在动平台上,中空的镜座设有环形凹槽,菲涅尔透镜放置在镜座的环形凹槽内,镜盖盖住菲涅尔透镜的边缘和镜座,镜盖与动平台相固定。
进一步的是:光聚热发电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支撑座上的下固定块,固定在下固定块的上固定块;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共同形成锥形凹槽,反射镜的下端插入锥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是:集热水联箱包括联箱壳体、联箱底座、联箱内胆、保温层、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联箱内胆包括一体成型的水循环管道、进口管、出口管、多个导热块;进口管和出口管对称分布,进口管和出口管露出联箱壳体的外部,进口管与水循环管道的内部相通,出口管与水循环管道的内部相通,水循环管道呈环形,多个导热块呈圆形阵列,导热块贯穿水循环管道或者伸入水循环管道的内部,导热块的底部具有插入口,集热管的上端插入导热块的插入口内;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固定在一起,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共同形成水循环管道穿过的通孔,水循环管道穿过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下固定座固定在联箱壳体内,保温层填充满联箱壳体的内部且保温层包裹住水循环管道、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中空的联箱壳体具有环形空腔,联箱壳体的底部固定在联箱底座上,中空的联箱底座的底部设有集热管穿过的缺口。
进一步的是:光聚热发电装置还包括基座和多组均匀分布的承载杆,承载杆包括一体成型或者非一体成型的第一承载杆、第二承载杆、第三承载杆;基座位于支撑座的下方,支撑座固定在基座上,第三承载杆的一端连接在基座上,第三承载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座上,第二承载杆的一端连接在支撑座上,第二承载杆的另一端连接在联箱底座上,第一承载杆的一端连接在联箱底座上,第一承载杆的另一端球铰在动平台上。
进一步的是:光聚热发电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固定在一起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固定在一起的上保持架和下保持架、球头;球头固定在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上,球头放置在上保持架和下保持架共同形成的球形空腔内,上保持架和下保持架内均设有多个钢球,上保持架和下保持架放置在上端盖和下端盖共同形成的球形凹槽内,钢球与球形凹槽的内壁相接触,球头与球形空腔的内壁相接触,球头与钢球相接触,上端盖固定在动平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长仁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南曦液压机械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未经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长仁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南曦液压机械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76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品组装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厨房废油回收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