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无线光通信内场信道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8242.3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0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叶德茂;汪太琨;颜世恒;王彦涛;李治涛;刘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7/391 | 分类号: | H04B17/391;H04B13/02;H04B10/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15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无线 光通信 内场 信道 模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无线光通信内场信道模拟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为上部敞口的容纳腔体,所述箱体上方的敞口处连接一盖板、箱体的前面板上设置前舷窗和水泵及其水管接口,后面板上设置后舷窗,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设置移动式隔板,箱体的一侧面板上设置光照度计。通过向模拟装置中注入自来水,向水中添加氢氧化铝、海盐等模拟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海水盐度,得到不同能见度下的水下环境;采用移动式隔板方式,解决了传统箱体长度无法改变造成无法对不同距离的信道环境进行动态仿真模拟;通过泵压缩产生不同水流速率,进而开展不同距离、不同水流、不同通信速率及编码方式下水下信道对光通信的影响,从而构建水下信道模拟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无线光通信内场信道模拟装置,用于开展水下无线光通信信道仿真,获取相关信道参数,为水下光通信系统设计优化和系统部分性能指标试验验证提供保障。
背景技术
水下光通信的传输环境相对恶劣,水体急速流动可能会引起水体传输特性局部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光束瞬间偏离原来的传输方向,影响到通信的可靠性,信道编码可以改善通信质量,提高作用距离。而如何信道编码又需要结合具体水下光通信系统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再由实验进行验证。因此,需要结合海洋生物光学特性深入研究水中杂质和水体参数变化对光信号传输影响,建立动态环境下多种典型海水信道的理论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而后进行试验验证优化和完善信道编码方案。
现有模拟系统品种繁多,主要用于开展悬浮泥沙运动、紊流及层流等影响研究,然而目前用于水下光通信的模拟系统基本采用静态箱体结构,对光照度、絮流等影响因素考虑较少,且距离无法动态调整;因此亟需采用一种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专用模拟系统来构建更真实的内场模式仿真环境,为深入开展水下光通信提供必要的试验保障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下无线光通信内场信道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水下无线光通信内场信道模拟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为上部敞口的容纳腔体,所述箱体上方的敞口处连接一盖板、箱体的前面板上设置前舷窗和水泵及其水管接口,后面板上设置后舷窗,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设置移动式隔板,箱体的一侧面板上设置光照度计。
所述的箱体中注有自来水,且自来水中添加有氢氧化铝和海盐。
所述的前舷窗为光信号波段高透镀膜的光学玻璃,完成被试光通信设备信号的注入箱体中。
所述的水泵及其水管接口完成不同水流注入,且接口处设置阀门调节流速。
所述的后舷窗为光信号波段高透镀膜的光学玻璃,完成被试光通信设备信号的输出。
所述的移动式隔板上设置有一与前舷窗位置高度相同的光学玻璃和水管接口。
所述的移动式隔板的上部还设置有把手。
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完成光照度模拟的模拟光源。
所述的模拟光源通过开关和电流调节可模拟0~10000lx的光照度。
所述的移动式隔板可完成1、2、3......10m不同距离的隔断,产生不同距离的水下信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向模拟装置中注入自来水,向水中添加氢氧化铝、海盐等模拟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海水盐度,得到不同能见度下的水下环境;采用移动式隔板方式,解决了传统箱体长度无法改变造成无法对不同距离的信道环境进行动态仿真模拟;通过泵压缩产生不同水流速率,进而开展不同距离、不同水流、不同通信速率及编码方式下水下信道对光通信的影响,从而构建水下信道模拟模型。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水下光通信受距离、紊流和光照度等因素影响,采用“等距”隔板水密设计、典型环境下的紊流仿真和太阳光照度模拟技术,可对水下光通信系统的实际使用场景进行模拟和试验验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82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