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8870.1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2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郭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鲰龙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7/28 | 分类号: | E04G7/28;E04G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项丽丽 |
地址: | 526200 广东省肇庆***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形 转角 建筑 走道 变形 装置 | ||
1.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所述变形装置设置在两块标准板块(1)的拐角连接处,变形装置包括内连接板(2)和调节转板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板(2)设置在两块所述标准板块(1)的连接处内侧,所述内连接板(2)两端分别于两个标准板块(1)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标准板块(1)的连接处的外侧呈开口状态,所述调节转板组件(3)设置在两块标准板块(1)的连接处的开口内,调节转板组件(3)包括左端板(4)、中间板(5)和右端板(6),所述左端板(4)、中间板(5)和右端板(6)均呈扇环状,左端板(4)、中间板(5)和右端板(6)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且圆周滑动连接,所述左端板(4)和右端板(6)分别于两块标准板块(1)固定连接,左端板(4)、右端板(6)和中间板(5)的层叠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装置还包括外连接板(7),所述外连接板(7)设置在两块所述标准板块(1)的连接处的开口端外侧,外连接板(7)两端分别于两个标准板块(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板(2)和所述外连接板(7)的中部均设有弯折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板(4)包括左板体(401)、左连板(402)、左撑板(403)和左导向板(404),所述中间板(5)包括中板体(501)、中撑板(502)和中导向板(503),所述右端板(6)包括右板体(601)和右连板(602),所述左板体(401)、中板体(501)和右板体(601)均呈扇环形,所述左连板(402)和所述左撑板(403)分别固定设置在左板体(401)下表面两侧,所述中撑板(502)和右连板(602)分别固定设置在中板体(501)和右板体(601)下表面远离左端板(4)的一侧,所述左导向板(404)和中导向板(503)的数量均为两个,左导向板(404)和中导向板(503)分别固定设置在左板体(401)和中板体(501)的下表面的两个弧形边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板体(401)、中板体(501)和右板体(601)的中部均设置有若干个圆弧状滑槽(8),左板体(401)、中板体(501)和右板体(601)上的滑槽(8)的数量相等且位置相互对应,滑槽(8)内设置有将调节转板组件(3)固定为一体的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撑板(403)和中撑板(502)上分别设置有左导槽(9)和中导槽(10),所述左导槽(9)和中导槽(10)均呈矩形长条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槽(9)上表面与左板体(401)下表面平齐,左导槽(9)的长度等于中板体(501)侧边的长度,左导槽(9)的高度等于中板体(501)的厚度与中导向板(503)的高度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弧形转角建筑的爬架走道板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导槽(10)上表面与中板体(501)下表面平齐,中导槽(10)的长度等于右板体(601)侧边的长度,中导槽(10)的高度等于右板体(601)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鲰龙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鲰龙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88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摔防滑碗
- 下一篇:一种绵羊智能分栏体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