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异形预制混凝土模块倒运、安装的吊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9064.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2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柯旺;张海礁;王晓科;胡毅;郑利民;蒋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地址: | 2019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异形 预制 混凝土 模块 倒运 安装 吊装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用于异形预制混凝土模块倒运、安装的吊装支架;其特征是:包括基础框架和辅助支座,还包括设置在基础框架顶部的吊耳;基础框架具体包括四根立柱(3)和分别将立柱(3)连接的底梁(2)及顶梁(4);辅助支座包括成三角形状的钢架(1),辅助支座有四个并分别设于每根立柱(3)的侧部,并且每两个辅助制作为一组对称设置且两组辅助支座之间相互平行。本吊装支架利用基础框架将被吊装的模块全方位罩盖,在整个吊装过程中避免混凝土挤压、变形碎裂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在异形预制模块定位前可以利用基础框架兼做模块支撑支架,通过其辅助支座可避免吊装过程模块倾倒、变形碎裂等问题出现,确保整个吊装过程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异形预制混凝土模块倒运、安装的吊装支架。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多为现浇混凝土,随着科技的发展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多,且异性结构也随之发展,混凝土异形预制模块的吊装也成为装配式建筑结构发展的常用形式。预制模块常用吊装方式为利用模块本身结构特点进行吊装、用钢丝绳包裹吊装或在模块上预制钢筋吊环进行吊装,但是对于大型异形混凝土模块采用这种吊装的方式会在吊装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型异形预制混凝土模块倒运、安装的吊装支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异形预制混凝土模块倒运、安装的吊装支架;包括基础框架和设置在基础框架外侧的辅助支座,还包括设置在基础框架顶部的吊耳;其中,基础框架呈箱型结构,其具体包括四根立柱和分别将立柱连接的底梁及顶梁;所述辅助支座包括成三角形状的钢架,所述辅助支座有四个并分别设于每根立柱的侧部,并且每两个辅助支座为一组对称设置且两组辅助支座之间相互平行。
本吊装支架利用基础框架将被吊装的模块全方位罩盖,在整个吊装过程中避免混凝土挤压、变形碎裂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在异形预制模块定位前可以利用基础框架兼做模块支撑支架,通过其辅助支座可避免吊装过程模块倾倒、变形碎裂等问题出现,确保整个吊装过程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吊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异形预制混凝土模块倒运、安装的吊装支架;包括基础框架和设置在基础框架外侧的辅助支座,还包括设置在基础框架顶部的吊耳;其中,基础框架呈箱型结构,其具体包括四根立柱3和分别将立柱3连接的底梁2及顶梁4;所述辅助支座包括成三角形状的钢架1,所述辅助支座有四个并分别设于每根立柱3的侧部,并且每两个辅助支座为一组对称设置且两组辅助支座之间相互平行。
本吊装支架在实际采用以下方式加固:在顶梁4、底梁2、立柱3的对应节点位置设置20mm厚度加劲板6、7、8;在辅助支座1、顶梁4、底梁2、立柱3和吊耳5两两相连接焊缝均为全熔透一级焊缝。
本吊装支架应采用以下方式确定尺寸:
1、根据预制混凝土模块的最大长、宽、高尺寸,确定基础框架的外形尺寸;
2、根据混凝土异形预制模块的集合尺寸,确定基础框架两侧以外部分的长度,根据外部分的长度,确定辅助支架的长度,其中,辅助支架的夹角应小于45°;
3、根据被吊装物体的重心位置,确定基础框架顶部的吊耳5的位置,吊耳5焊接在顶梁4的中间腹板位置,与顶梁4的双面坡口全熔透焊缝焊接,吊耳5应相对于重心位置对称焊接,焊接在顶梁4两端1/4范围内,且距立柱3边不小于100mm;
4、基础框架的顶梁4及底梁2与立柱3的连接位置焊接PL200mm*200纵向加劲板6,劲板厚度不小于20mm,角焊缝焊接,焊角尺寸不小于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90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