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排烟楼梯间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1565.8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4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梁霄;王晶晶;杨海军;周东锋;宋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朝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6B5/1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赵磊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自贸试验区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排烟 楼梯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排烟楼梯间,包括一楼上楼梯和地下一楼下楼梯,一楼上楼梯安置在地下一楼下楼梯正上方,在一楼上楼梯一侧设有防火门,所述防火门后面设有转向平台,所述转向平台一端连通防排烟固定窗,转向平台另一端连通地下一楼下楼梯,所述地下一楼下楼梯连通地下室,所述防火门最上设有二楼上楼梯,二楼上楼梯连通二层楼,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将地下室的楼梯与一楼楼梯独立隔开,防止烟气和火焰蔓延到建筑的上部楼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排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排烟楼梯间。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大量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化转化,城市面积和人口不断增加。中国城市居民也由此比较分散、密度较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度较高的居住形式,随着城市住宅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居民住宅建筑转而向立体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楼梯间是连接上下交通的枢纽,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室内温度急剧上升,并释放大量的高温有毒气体,使建筑内的人员和物资处于极度危险的环境中,楼梯间作为提供安全疏散的逃生通道,是建筑物防火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楼梯间在地下层和地上层连接处,如果不进行有效分隔,容易造成地下楼层的火灾蔓延到建筑的上部楼层,因此,为防止烟气和火焰蔓延到建筑的上部楼层,在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防火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上与地下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开.
依据《建筑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21条“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平方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当建筑高度不大于10m时,尚应在楼梯间外墙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平方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
依据《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311条:“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尚应在其顶部设置面积不小于1平方的固定窗,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尚应在其外墙上每五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平方的固定窗”。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防排烟楼梯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新型防排烟楼梯间,包括一楼上楼梯和地下一楼下楼梯,一楼上楼梯安置在地下一楼下楼梯正上方,在一楼上楼梯一侧设有防火门,所述防火门后面设有转向平台,所述转向平台一端连通防排烟固定窗,转向平台另一端连通地下一楼下楼梯,所述地下一楼下楼梯连通地下室,所述防火门最上设有二楼上楼梯,二楼上楼梯连通二层楼。
所述转向平台在一楼地面上。
所述一楼上楼梯最上方连接休息平台,所述休息平台一端连接一楼上楼梯,休息平台一端连接二楼上楼梯。
所述休息平台与地面的距离为2.38米。
所述防排烟固定窗在休息平台与二楼上楼梯交接处的下方。
所述休息平台与转向平台结构相同,休息平台和转向平台均为L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将地下室的楼梯与一楼楼梯独立隔开,防止烟气和火焰蔓延到建筑的上部楼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楼梯一层平面图。
图2是楼梯二层平面图。
其中,1.一楼上楼梯,2.防火门,3.转向平台,4.休息平台,5.二楼上楼梯,6.地下一层下楼梯,7.防排烟固定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朝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朝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15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混凝土喷射机
- 下一篇:一种地下室防排烟楼梯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