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不断线密封的线缆插头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1778.0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2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徐亮;吴俊;冯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赛弗尼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28 | 分类号: | H01R13/428;H01R13/52;H01R1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不 断线 密封 线缆 插头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不断线密封的线缆插头模块,涉及插头领域,包括插头外壳,所述插头外壳的两侧皆设置有多组凹槽,每组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侧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插头外壳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公接头,所述公接头的数量为两组,所述保护壳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与回位弹簧对应的卡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缓冲褶以及环形槽,在对插头进行插接时,用手握住缓冲褶外侧的环形槽,随后推动插头移动,缓冲褶能够增加插头与人手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减少电线因左右转动而受到的损伤,环形槽能够增加手与缓冲褶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摩擦力,使手能够更好的握住插头,有效解决了无法很好的对插头施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不断线密封的线缆插头模块。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产品的连接头(Connector)与电气用品插销(Pin),称为插头,家用交流电源插头与插座,有棒状或铜板状突出的公接头,以物理方式插入有插槽或凹洞的母接头型的电源插座,尺寸是关系到插头插座和转换器能否安全使用、是否满足通用互换性要求以避免误插入的一项重要技术要求,尺寸不合格会影响用户使用或产生接触不良、误插入等隐患,轻则使设备损坏,重则会产生火灾和触电事故。
如今市场上所使用的插头在不使用时与空气接触,导致插头的公接头锈蚀,锈蚀的公接头与插座连接会接触不良,使电路短路,且插头在与插座连接时需要用力使插头卡入,但是现有的插头无法很好的对其施力,不便于安装插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插头的公接头易生锈、无法很好的对插头施力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不断线密封的线缆插头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不断线密封的线缆插头模块,包括插头外壳,所述插头外壳的两侧皆设置有多组凹槽,每组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侧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插头外壳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公接头,所述公接头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公接头的顶端开设有通孔,所述插头外壳的底端设置有电线,所述电线的外侧位于插头外壳的底端连接有多组缓冲褶,多组所述缓冲褶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槽,所述插头外壳与公接头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与回位弹簧对应的卡扣。
优选地,所述凹槽共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回位弹簧在固定柱的外侧滑动,所述回位弹簧的直径大于凹槽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保护壳通过卡扣与回位弹簧卡合连接,所述保护壳通过内壁与插头外壳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保护壳的顶端设置有公接头相匹配的开槽,所述保护壳的顶端位于公接头的顶端下方。
优选地,所述缓冲褶的尺寸由内而外逐渐增加,所述环形槽设置在多组所述缓冲褶外侧的中间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保护壳、开槽、回位弹簧、固定柱以及卡扣,在使用插头时,使公接头多出保护壳的一端对准插座,随后用力推动插头,使插头插入到插座内,保护壳在插头外壳上滑动,公接头不断通过开槽延伸至保护壳的外侧,保护壳带动卡扣挤压回位弹簧,使回位弹簧压缩,直至公接头通过通孔与插座内的插芯固定,回位弹簧的推力远小于插头与插座之间的连接力,使回位弹簧不会将插头推出,当不需要使用插头时,拔出插头,回位弹簧回位,推动卡扣与保护壳移动,公接头不断通过卡槽进入到保护壳的内部,使插头在不使用时,保护壳能对公接头进行保护,有效解决了插头的公接头易生锈的问题;
2.通过设置的缓冲褶以及环形槽,在对插头进行插接时,用手握住缓冲褶外侧的环形槽,随后推动插头移动,缓冲褶能够增加插头与人手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减少电线因左右转动而受到的损伤,环形槽能够增加手与缓冲褶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摩擦力,使手能够更好的握住插头,有效解决了无法很好的对插头施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赛弗尼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赛弗尼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17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薄膜开关
- 下一篇:氮化镓MOSFET封装应力应变分布感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