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折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2614.X | 申请日: | 201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2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姜华;欧雁菁;沈跃;熊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九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钢筋 折弯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折弯设备,箱体(1)为内部中空的矩形金属箱体(1),箱体(1)顶部前侧开设有平移槽(101),平移槽(101)内右侧设有直齿顶杆(3);在箱体(1)内部通过第一传动轴(6)安装有第二传动轮(601)和第一传动轮(602);在箱体(1)内部通过第二传动轴(5)安装有第三传动轮(501);所述第二传动轴(5)的顶部穿过箱体(1)的顶部在箱体(1)的上端安装有转盘(4);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用通用千斤顶折弯钢筋,避免长时间工作劳累,同时能够保证钢筋折弯角度准确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钢筋折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折弯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往往都会使用各种尺寸形状的钢筋,在小规模建筑项目施工时,所用钢筋总数量较少,且为适应建筑构造,所使用的钢筋尺寸形状多样,因此在小规模建筑项目施工时显然不适合使用大型全自动钢筋折弯设备,现有技术中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了手摇扳手,但手摇扳手的不足在于,第一,虽然采用省力杠杆原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当单日处理钢筋数量较多时,工人工作量较大且劳累;第二,手摇扳手折弯钢筋工作技巧性较高,折弯角度不易掌握,折弯角度误差率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折弯设备,能够使用通用千斤顶折弯钢筋,避免长时间工作劳累,同时能够保证钢筋折弯角度准确率较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平移槽、第三顶杆、顶插片,顶插孔、直齿顶杆、转盘、第一顶杆、第二顶杆、第三传动轮、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轮和第一传动轮;所述箱体为内部中空的矩形金属箱体,箱体顶部前侧开设有平移槽,平移槽内右侧设有直齿顶杆,所述直齿顶杆右侧穿过箱体的右侧面,平移槽前后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顶插孔,顶插孔内安装有一个顶插片;在箱体内部通过第一传动轴安装有第二传动轮和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前侧的直齿顶杆啮合;在箱体内部通过第二传动轴安装有第三传动轮,第三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轴的顶部穿过箱体的顶部在箱体的上端安装有转盘;
箱体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三顶杆,转盘的上端旋转中心固定安装有第二顶杆,第二顶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顶杆;
进一步地,第二传动轮的直径大于第一传动轮的直径,第三传动轮的的直径大于第一传动轮的直径。
进一步地,箱体顶部转盘的边缘设置有刻度标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由普通通用千斤顶提供折弯力,弯折力强、操作省力,又能减轻设备重量,减轻长时间工作劳动量;(2)折弯工作便于观察调节,对操作人员的经验水平要求较低,折弯钢筋角度准确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A-A线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B-B线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作运动示意图。
图中:1-箱体、101-平移槽,102-顶插孔、103第三顶杆、2-顶插片、3-直齿顶杆、4-转盘、401-第一顶杆、402-第二顶杆、403-刻度标识、5-第二传动轴、501-第三传动轮、6-第一传动轴、601-第二传动轮、602-第一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九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九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26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定型连接器固定座
- 下一篇:一种镀锌带钢接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