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冶金制品的整形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3031.9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8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邵志坚;阳洪禄;屈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艾利门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24 | 分类号: | B22F3/24;B21D37/10;B21D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林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金 制品 整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冶金制品的整形治具,包括上模固定部、顶部整形机构、下模固定部、推动部、下模整形机构、复数个第一侧向整形机构和复数个第二侧向整形机构;所述推动部下端装设于所述下模固定部内,上端穿过所述下模固定部并位于该下模固定部上侧;所述上模固定部与所述下模固定部压合时,所述上模固定部抵压于复数个所述第一侧向整形机构和第二侧向整形机构外侧,以推动所述第一侧向整形机构和第二侧向整形机构对位于所述第一侧向整形机构、第二侧向整形机构和下模整形机构间的待整形产品侧壁挤压整形。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薄壁类金属件进行微量整形,使薄壁类金属件的结构稳定,受力性能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冶金制品的整形治具。
背景技术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近终成型技术。它是集塑料注塑成型工艺学、高分子化学、粉末冶金工艺学和金属材料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产物,利用模具可注射成型坯件并通过烧结快速制造高密度、高精度、高强度、三维形状复杂的零件,尤其是一些利用机械加工等工艺无法加工或难以加工的小型零件,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可以轻松的制造出来,而且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一致性好等优点,容易实现批量生产,被誉为“当今最热门的零部件成型技术”。
但采用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后的薄壁类金属件,由于其注塑后未进行整形,或整形不到位,而使其整体结构的承受力较小,在受力后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冶金制品的整形治具,提升薄壁类金属件的受力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冶金制品的整形治具,包括上模固定部、顶部整形机构、下模固定部、推动部、用于支撑待整形产品的下模整形机构、复数个第一侧向整形机构和复数个第二侧向整形机构;
所述推动部下端装设于所述下模固定部内,上端穿过所述下模固定部并位于该下模固定部上侧;
所述下模整形机构装设于所述下模固定部顶部,所述推动部能够插入所述下模整形机构内,以将所述下模整形机构撑开;
所述下模固定部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
复数个所述第一侧向整形机构相对设置地装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
复数个所述第二侧向整形机构相对设置地装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复数个所述第一侧向整形机构和第二侧向整形机构分别位于所述下模整形机构的四周;
所述顶部整形机构装设于所述上模固定部内并且能够抵压位于所述下模整形机构上的待整形产品上,以对待整形产品顶部整形;
所述上模固定部与所述下模固定部压合时,所述上模固定部抵压于复数个所述第一侧向整形机构和第二侧向整形机构外侧,以推动所述第一侧向整形机构和第二侧向整形机构对位于所述第一侧向整形机构、第二侧向整形机构和下模整形机构间的待整形产品侧壁挤压整形。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固定部包括上模固定板、上模支撑板、复数个第一铲基和复数个第一弹性部;
所述上模支撑板装设于所述上模固定板下侧;
复数个所述第一铲基上端穿过所述上模支撑板与所述上模固定板连接,下端位于所述上模支撑板下侧,以在合模时分别推动对应的所述第一侧向整形机构和第二侧向整形机构朝所述下模整形机构移动;
所述上模支撑板中部还开设有用于装设所述顶部整形机构的容置腔;
复数个第一弹性部上端装设于所述上模固定部内,下端抵压于所述顶部整形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整形机构包括弹板、预压块和压块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艾利门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艾利门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30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隔离栏
- 下一篇:一种感应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