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坡积体冲沟出露段隧道的钢筋混凝土护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3038.0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8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任东平;周启虎;李红雨;马帅;王得军;梁永峰;刘晓明;彭勇;李为艺;拜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5 | 分类号: | E21D11/15;E21D1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30046 甘肃省兰州***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坡积体冲沟出露段 隧道 钢筋混凝土 结构 | ||
1.坡积体冲沟出露段隧道的钢筋混凝土护拱结构,包括护拱钢筋笼、围设在所述护拱钢筋笼外侧的护拱模板组件和分段分层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浇筑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拱钢筋笼包括弧形钢筋笼、分别水平设置在所述弧形钢筋笼两端的第一矩形钢筋笼和第二矩形钢筋笼,所述弧形钢筋笼包括上层弧形钢筋网和与所述上层弧形钢筋网相平行的下层弧形钢筋网,所述上层弧形钢筋网包括多个呈间距布设的上层弧形主筋(1-1)和多个与所述上层弧形主筋(1-1)交织布设的第一上层纵向钢筋(1-2),所述下层弧形钢筋网包括多个与所述上层弧形主筋(1-1)一一对应的下层弧形主筋(2-1)和多个与所述下层弧形主筋(2-1)交织布设的第一下层纵向钢筋(2-2),相对应的第一上层纵向钢筋(1-2)和第一下层纵向钢筋(2-2)之间通过第一勾筋(3)连接,所述第一矩形钢筋笼和所述第二矩形钢筋笼均包括上层矩形钢筋网和与所述上层矩形钢筋网相平行的下层矩形钢筋网,所述上层矩形钢筋网包括多个与所述上层弧形主筋(1-1)一一对应的上层水平钢筋(5-1)和多个与所述上层水平钢筋(5-1)交织布设的第二上层纵向钢筋(5-2),所述下层矩形钢筋网包括多个与所述下层弧形主筋(2-1)一一对应的下层水平钢筋(6-1)和多个与所述下层水平钢筋(6-1)交织布设的第二下层纵向钢筋(6-2),相对应的第二上层纵向钢筋(5-2)和第二下层纵向钢筋(6-2)之间通过第二勾筋(4)连接,所述第一矩形钢筋笼的第二下层纵向钢筋(6-2)和所述第二矩形钢筋笼的第二下层纵向钢筋(6-2)之间的垂直距离H的取值范围为1m~1.5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积体冲沟出露段隧道的钢筋混凝土护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水平钢筋(5-1)与所述上层弧形主筋(1-1)连接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下层弧形主筋(2-1)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积体冲沟出露段隧道的钢筋混凝土护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弧形主筋(1-1)和所述下层弧形主筋(2-1)之间的垂直间距的取值范围为80cm~90c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积体冲沟出露段隧道的钢筋混凝土护拱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上层弧形主筋(1-1)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所述下层弧形主筋(2-1)之间的间距,相邻两个所述上层弧形主筋(1-1)之间的间距的取值范围为20cm~25cm。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积体冲沟出露段隧道的钢筋混凝土护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勾筋(3)和所述第二勾筋(4)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勾筋(3)和所述第二勾筋(4)的两端均设置有弯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30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