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鼩防护头罩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3109.7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2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肖欢;李超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2B18/04 | 分类号: | A62B18/04 |
代理公司: | 济南知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 | 曹丽 |
地址: | 53002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树 防护 头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鼩防护头罩,主要涉及实验用树鼩防护装置领域。包括罩体和前肢套;所述罩体与树鼩的头部形状相适应,所述罩体前端设有鼻部出口;所述罩体由左右两个侧罩组成,两个所述侧罩的底部能够铰接转动,两个所述侧罩的顶端通过拉链封闭;左右两个所述侧罩上各设置一个前肢套,所述前肢套包括松紧绳和套环,所述松紧绳一端固定在侧罩后端,所述松紧绳另一端与套环连接;套环套在树鼩的前肢腋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解决目前实验人员因操作防护不足,而容易被树鼩咬伤的问题,同时避免因操作者的手碰到树鼩头部而增加其应激反应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用树鼩防护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树鼩防护头罩。
背景技术
树鼩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和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其亲缘关系与灵长类最接近(约93.4%),在组织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神经系统(脑功能)、代谢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与人类近似。与灵长类动物比较,其自身具有体型小、繁殖周期短、易于实验操作、饲养成本低等特点,因而其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有独特的应用优势。
虽然树鼩体型小,但行动敏捷,牙齿锋利,富于攻击性,若操作防护不当,容易被咬伤,而且由于目前对于树鼩并没有完备的检疫体系,对于其自身携带的致病微生物了解还有所欠缺,所以咬伤后也没有相关针对性的疫苗可以预防可能发生的疾病,同时树鼩生性胆小,应激反应强烈,在抓取过程中可能咬住手套或饲养笼而不松口,强行拉拽可能会造成树鼩口腔器官的损伤;不仅如此,为了保护实验者目前常用抓取树鼩的手套为帆布厚手套,影响操作灵活度,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简易实用的树鼩防护头罩,避免实验过程中被咬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鼩防护头罩,它解决目前实验人员因操作防护不足,而容易被树鼩咬伤的问题,同时避免因操作者的手碰到树鼩头部而增加其应激反应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树鼩防护头罩,包括罩体和前肢套;所述罩体与树鼩的头部形状相适应,所述罩体前端设有鼻部出口;所述罩体由左右两个侧罩组成,两个所述侧罩的底部能够铰接转动,两个所述侧罩的顶端通过拉链封闭;左右两个所述侧罩上各设置一个前肢套,所述前肢套包括松紧绳和套环,所述松紧绳一端固定在侧罩后端,所述松紧绳另一端与套环连接;套环套在树鼩的前肢腋部。
左右两个所述松紧绳之间设有手提绳。
所述罩体上设有耳孔。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树鼩头部增加一个防护头罩,可以有效防止对树鼩进行实验操作时因防护不足而被咬伤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亦能防止树鼩因咬到操作人员而影响其应激性和无菌性,影响实验结果。
2.实现对实验树鼩除头部外更大范围的观察和操作。通过将防护头罩设计成与树鼩头部轮廓相适应的形状,防护头罩套在树鼩头部以后将顶部拉链封闭,从而将树鼩头部包覆在防护头罩内。左右前肢套套在树鼩的前肢腋部从而避免防护头罩的脱落。通过用手提住手提绳来转移、移动树鼩的位置。本设计的结构简单实用,制作简单,成本很低,可有效解决常规固定装置体大笨拙,且操作繁琐,无法实现对实验树鼩除头部外更大范围的观察和操作的问题,且解决了目前的装置无法有效解决操作人员被咬伤的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罩体;2、前肢套;3、鼻部出口;4、侧罩;5、拉链;6、松紧绳;7、套环;8、手提绳;9、耳孔;10、链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31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座椅易进入解锁机构的锁止件
- 下一篇:一种拆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