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极片分切毛刺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3879.1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7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胡美琴;郑建;王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92 | 分类号: | G01N21/89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林亚军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极片分切 毛刺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极片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电池极片分切毛刺检测装置,包括调节架(1)和设在调节架(1)上的检测架(2),调节架(1)包括两块竖直平行设置的导轨安装板(3),导轨安装板(3)之间设有横向设置的纠偏安装杆(4),检测架(2)设在纠偏安装杆(4)上且在纠偏安装杆(4)上横向移动,纠偏安装杆(4)的两端分别与导轨安装板(3)连接且在导轨安装板(3)上竖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检测架在调节架上通过导轨安装板可实现竖向移动,通过纠偏安装杆实现横向移动,方便检测架在调节架上位置的调整,使本技术可适用不同的电池极片分切设备,提高本技术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极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的电池极片分切毛刺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对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而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电压平台、自放电小及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成为绿色能源的首选。广泛用于数码产品、电动工具等动力产品。目前锂离子电池分为金属壳和软包装两种,其中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极片分切,由于刀具磨损容易产生毛刺,由于无法确保完全清楚毛刺,过大的毛刺很容易刺穿隔膜,形成内短路,导致自放电过大或报废。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920131178.4)公开了一种可以对电池极片的两侧边的毛刺进行检测的电池极片毛刺检测装置,其包含一支架;一观测装置,通过所述支架固定,用于对电池极片的两侧边的毛刺进行观测;一移位装置,通过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观测装置下方,并可沿所述观测装置下方作往返移动;一操作平台,用于固定电池极片,设置在所述移位装置上,通过所述移位装置的带动沿所述观测装置下方往返移动。上述专利中的检测装置在检测时,对电池极片的检测需要上料、下料,降低了检测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检测效率低、检测精度低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高的电池极片分切毛刺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电池极片分切毛刺检测装置,包括调节架和设在调节架上的检测架,调节架包括两块竖直平行设置的导轨安装板,导轨安装板之间设有横向设置的纠偏安装杆,检测架设在纠偏安装杆上且在纠偏安装杆上横向移动,纠偏安装杆的两端分别与导轨安装板连接且在导轨安装板上竖向移动。检测架在调节架上通过导轨安装板可实现竖向移动,通过纠偏安装杆实现横向移动,方便检测架在调节架上位置的调整,使本技术可适用不同的电池极片分切设备,提高本技术的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导轨安装板靠近纠偏安装杆的侧壁上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可在滑轨上竖向移动的滑块,纠偏安装杆与滑块连接且随着滑块竖向移动。滑块带动纠偏安装杆在滑轨上上下移动,保证纠偏安装杆的竖向调节时移动的稳定性,简化了竖向移动的结构。
作为优选,滑块上设有与滑块连接的滑块过渡板,滑块过渡板上设有与滑块过渡板连接的纠偏安装抱箍,纠偏安装杆的两端分别穿设在纠偏安装抱箍内,纠偏安装杆的数量为两根且平行设置,纠偏安装杆分别设在纠偏安装抱箍的上下两端。纠偏安装杆通过纠偏安装抱箍固定连接在滑块过渡板上,提高纠偏安装杆的稳定性,同时方便对本技术的拆卸维护和维修,检测架通过上下两根纠偏安装杆安装,提高检测架在纠偏安装杆上横向移动的稳定性,防止检测架在纠偏安装杆上转动。
作为优选,导轨安装板的下端设有气缸安装座,气缸安装座上设有下端与气缸安装座连接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上端设有与升降气缸连接的气缸拉板,升降气缸带动气缸拉板竖向移动,气缸拉板与滑块过渡板连接。升降气缸通过气缸拉板带动滑块过渡板竖向移动,滑块随着滑块过渡板同步竖向移动,方便了调节架竖向调节的方式及调节的结构,提高竖向移动的稳定性和竖向移动的位置精度。
作为优选,纠偏安装杆上设有套设在纠偏安装杆上的滑台抱箍,滑台抱箍在纠偏安装杆上横向移动,检测架与滑台抱箍连接。检测架通过滑台抱箍在纠偏安装杆上实现横向移动,提高检测架在纠偏安装杆上横向移动的稳定性,方便检测架的拆卸和安装,从而方便对检测架的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38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低压集抄表载波的滤波装置
- 下一篇:新型培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