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间隔棒铆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3896.5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7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姜承华;姜雪莹;问菊先;姜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德铆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H02G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郑丰平 |
地址: | 212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间隔 棒铆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间隔棒应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阻尼间隔棒铆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四个的连接柱,四个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顶板外部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上卡接有铆压板。该阻尼间隔棒铆压装置,通过将阻尼间隔棒放置在工作台的内侧并转动两个转柄,此时转柄带动螺纹丝杠转动使两个安装架相互靠近并最终通过卡杆将阻尼间隔棒卡住,此时启动电动推杆使铆压板下压对其进行铆压操作,其整体过程快速准确,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人工对阻尼间隔棒进行铆压会使得铆压的效率较低且精准度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间隔棒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阻尼间隔棒铆压装置。
背景技术
间隔棒是指安装在分裂导线上,固定各分裂导线间的间距,以防止导线互相鞭击、抑制微风振动和次档距振荡的金具,间隔棒一般安装在档距中间,相隔50~60m安装,间隔棒分为阻尼型间隔棒及非阻尼型间隔棒,间隔棒在现如今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了。
阻尼型间隔棒特点是在间隔棒活动关节处利用橡胶作阻尼材料来消耗导线的振动能量,对导线振动产生阻尼作用,且四分裂、六分裂和八分裂导线的间隔棒应用较多,而阻尼间隔棒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其进行铆压,使其固定紧固,现如今通常采用人工铆压,但是这样效率较低且精准度差,故而提出一种阻尼间隔棒铆压装置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尼间隔棒铆压装置,具备便于铆压固定等优点,解决了人工对阻尼间隔棒进行铆压会使得铆压的效率较低且精准度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铆压固定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尼间隔棒铆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四个的连接柱,四个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顶板外部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上卡接有铆压板,所述工作台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套,两个所述安装套的内侧均螺纹连接有贯穿工作台的螺纹丝杠,两个所述螺纹丝杠的相背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转柄,两个所述螺纹丝杠的相对侧之间均活动连接有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的相背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每个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卡杆,所述卡杆的外部套接有缓冲层,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开设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外形呈凹字形,且四个所述连接柱呈矩形状均匀分布于工作台的顶部,所述电动推杆位于顶板的中心处。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左右两侧壁上与安装套的连接处均开设有外形呈圆柱体的螺纹槽,且其内侧与螺纹丝杠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为金属内中空套体,且两个所述限位套的内侧均与螺纹丝杠远离转柄的另一端相套接。
优选的,所述卡杆为外形呈圆管状的金属杆体,且其外表面覆盖的缓冲层为软性橡胶层,且每个卡杆外部的缓冲层数量为三个。
优选的,所述滑槽为长条状槽体,所述卡杆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且缓冲层和滑槽位置相错开。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尼间隔棒铆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阻尼间隔棒铆压装置,通过将阻尼间隔棒放置在工作台的内侧并转动两个转柄,此时转柄带动螺纹丝杠转动使两个安装架相互靠近并最终通过卡杆将阻尼间隔棒卡住,此时启动电动推杆使铆压板下压对其进行铆压操作,其整体过程快速准确,达到了便于铆压固定的效果,通过该装置整体结构十分精简且便于对阻尼间隔棒进行高效精准的铆压操作,能够使该装置实用性好,便于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德铆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德铆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38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