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动抗风的多功能智能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3915.4 | 申请日: | 201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6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怀洲;黄晓梅;张漫;陈忠晓;丁晔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G01W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516473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动 多功能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动抗风的多功能智能杆,主要包括底座、智能杆体、气象检测器、信息发布板;智能杆体主要包括杆体调节部、顶盖;杆体调节部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第一调节件与第二调节件交错设置;底座内部设有蓄电池、单片机,气象检测器设置在顶盖上,单片机与液压杆、第一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电机通过继电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气象检测器获取风压风速风向等气象信息,通过气象检测系统和外挂装置形变系统的联动控制,实现杆体及其外挂装备在强风情况下能适风变化空气动力学外形,达到稳定抗风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联动抗风的多功能智能杆。
背景技术
“智慧杆”又叫“多功能智能杆”,看似只是普通市政路灯的“身”,实际上已经带上一颗智慧杆的“芯”。智慧杆上能挂载5G通信基站、WiFi无线网络、智能节能路灯、智能安防监控、智能人脸识别、交通诱导与指示、音响与广播电视、无人机充电、无人驾驶诱导等多达11个设备,是集智慧照明、视频监控、交通管理、环境监测、无线通信、应急求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设施。
然而目前现有技术中所已知的智能杆,其往往都不具有较强的抗风性能,而由于智能杆不具备较好的抗风性能,严重的阻碍了在多强风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因此,现需要一种能够根据强风进行有效防护的智能杆来应对此类情况,来增进智慧城市的搭建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联动抗风的多功能智能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联动抗风的多功能智能杆,主要包括底座、智能杆体、气象检测器、信息发布板;
所述智能杆体主要包括杆体调节部、顶盖;所述杆体调节部通过第一转动电机与所述底座连接,杆体调节部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与第二调节件交错设置,第二调节件为单个条片a,所述条片a中部设有液压载片,所述液压载片两侧各设有一个用于第一调节件伸缩的液压杆,条片 a两侧面各设有一个滑轨,所述第一调节件为两个条片b,所述两个条片b内侧与条片a的滑轨处均配设有滑块,且两个条片b上部通过固定板连接,条片b 与第二调节件的液压载片位置对应出的液压杆输出端连接;
所述顶盖通过第二转动电机与杆体调节部连接,所述信息发布板通过连接杆与第一调节件平行连接,所述底座内部设有用于供电储能的蓄电池、用于根据气象检测器监测信息控制调节智能杆体的单片机,所述气象检测器设置在顶盖上,所述单片机与所述液压杆、第一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电机通过继电器连接。
通过气象检测器获取风压风速风向等气象信息,通过气象监测系统和外挂装置形变系统的联动控制,实现智能杆体及其外挂装备在强风情况下能适风变化空气动力学外形,达到稳定抗风的目的,利用杆体调节部的第一调节件与第二调节件的作用进行收缩并且通过第一转动电机调整受风面,从而降低智能杆体的受风力,实现稳定抗风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使智能杆体转动贴于地面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置有摆动电机,所述摆动电机与单片机通过继电器连接。通过设置转动块,可以再利用第一调节件与第二调节件收缩作用的同时,对智能杆体进行倾倒调节,进一步提高智能杆体抗风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块两侧的底座上设有用于智能杆体转动的杆槽。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设有用于收缩隐藏太阳能板的放置槽,所述太阳能板一端与放置槽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液压升降杆与放置槽连接,太阳能板与蓄电池通过接线连接。通过上述放置槽,利用液压升降杆可以在强风时对太阳能板进行有效的收置,防止太阳能板在强风下受损。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具体为一个双轨道的滑轨,所述第二调节件的条片b 同样配设有两个滑块用于与滑轨连接。通过设置双轨道的滑轨,可以提高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3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上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指向装置的受力应变变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