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增加光线反射面积的投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5208.9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9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江庆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庆峯 |
主分类号: | F21V7/04 | 分类号: | F21V7/04;F21V7/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侯奇慧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增加 光线 反射 面积 投光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增加光线反射面积的投光器,包括一导光罩,由一透光的实心罩体构成,该罩体的表面包含一入光面、一释光面及至少一反射面,所述至少一反射面的外表披覆有一遮蔽层,该入光面布设有多个发光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反射面包含具有聚光曲度的一特征反射面,该特征反射面上形成有多个朝向罩体内弧凸的反射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提供光线由该入光面投射进入该罩体,该罩体内的光线经由该特征反射面和所述多个反射部的反射而通过该释光面对外投光。藉此,改善传统投光器的投光难以均匀分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光器构造,特别关于一种可增加光线反射面积的投光器。
背景技术
投光器是一种将例如是灯泡、灯管、发光二极管(LED)等发光元件所散发的光线加以反射后对外释光的物器,且投光器能限制光源投射至一特定区域内,用以增加该特定区域的照度。
传统的投光器若要增加投光的照度,一般采用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两种方式。其中图1揭示增加发光元件2的配置数量,来提升投光器投射至特定区域时的照度;图2揭示将发光元件2配置于一具有圆弧状反射面的导光罩1的一端,藉由圆弧状反射面的聚光效果,来增加投光器投射至特定区域的照度。
然而,图1中使用大量的发光元件2来增加照度的方式,除了会增加投光器的建置成本及占置空间之外,使用时还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再者,图2中以圆弧状反射面来增加照度的方式,虽然只需要使用到少量的发光元件2,但由于圆弧状反射面的圆弧状构造,而使投光器所投射出去的光线大部分集中于上述特定区域的中央位置,导致光线没有均匀的分布于上述特定区域中,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改善传统投光器所投射出去的光线没有均匀分布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可增加光线反射面积的投光器。
在一较佳实施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包括:一导光罩,由一透光的实心罩体构成,该罩体的表面包含一入光面、一释光面及至少一反射面,所述至少一反射面的外表披覆有一遮蔽层;多个发光元件,布设于该入光面;其中,所述至少一反射面包含具有聚光曲度的一特征反射面,该特征反射面上形成有多个朝向罩体内弧凸的反射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提供光线由该入光面投射进入该罩体,该罩体内的光线经由该特征反射面和所述多个反射部的反射而通过该释光面对外投光。
在进一步实施中,该罩体呈具有至少一锥度的圆锥形体,该特征反射面的聚光曲度是由该罩体的圆锥轮廓形成,且该罩体中央形成一中空的取像通道,该取像通道双端分别形成一取像孔及一释光孔。其中该入光面呈环状坐落于该取像孔的外围,该特征反射面和该释光面经由该罩体厚度的间隔,而使该特征反射面呈圆锥状的作为该罩体的外表面,且该释光面呈圆锥状的坐落于该取像通道中作为该罩体的内表面。该取像孔的孔径小于该释光孔,且该特征反射面和该释光面分别由该取像孔朝向该释光孔扩张倾斜。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为呈环状间隔布设于一环形器壳中,该环形器壳配置于该入光面上。
在进一步实施中,该圆锥形罩体包含由多个具有相异锥度的罩部串接形成。其中所述多个具有相异锥度的罩部包含一第一罩部及一第二罩部,该取像孔坐落于该第一罩部,该释光孔坐落于该第二罩部,该取像通道具有一中心线,该第一罩部相对于该中心线的倾斜角θ1相对小于或大于该第二罩部相对于该中心线的倾斜角θ2。
在进一步实施中,该罩体呈弧杯状形体,该特征反射面的聚光曲度是由该罩体的弧杯轮廓形成,且该罩体中央形成一中空的取像通道,该取像通道双端分别形成一取像孔及一释光孔。该入光面呈环状坐落于该释光孔的外围,该特征反射面和该释光面经由该罩体厚度的间隔,而使该特征反射面呈弧凸杯状的作为该罩体的外表面,且该释光面呈弧凹杯状的坐落于该取像通道中作为该罩体的内表面。该取像孔的孔径小于该释光孔,且该特征反射面和该释光面分别由该取像孔朝向该释光孔弧曲扩张。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为呈环状间隔布设于一环形器壳中,该环形器壳配置于该入光面上。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为呈环状间隔布设于一环形器壳中,该环形器壳配置于该入光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庆峯,未经江庆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5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消声减压阀
- 下一篇:一种塑料颗粒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