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溶液的加热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6489.X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1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苏峰;李俊标;郑德平;占康乐;程文胜;杨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隆铜业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2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402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液 加热 保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溶液的加热保温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待加热液体的容腔,容腔腔壁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容腔外周设有用于容纳换热介质的夹腔,夹腔腔壁连接有换热介质进管和换热介质出管。本实用新型中,加热腔与输送管道分离布置,即使待加热液体在加热腔内结垢,也不会堵塞液流输送管道,从而能有效保障待加热液体的输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溶液的加热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铜电解过程中,电解液的成分不断地发生变化,砷、锑、铋、镍等杂质浓度都越来越高,而硫酸浓度则逐渐下降,这是非常不利于电解过程的正常进行的,故要对电解液进行净化处理。目前,通常采用电积系统对电解液进行脱杂净化处理,先采用真空蒸发器浓缩电解液,浓缩后的电解液中含有部分固体硫酸铜,将其离心分离后得到的分离液需要加热至65℃左右再送入电积槽进行脱杂。采用传统的板式换热器对分离液进行加热时,由于换热器的温度不稳定,分离液中的杂质和硫酸铜浓度高、粘度较大,常常使得换热管路内结垢堵塞,使得分离液的输送效率与加热温度都无法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加热效果稳定的溶液的加热保温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溶液的加热保温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待加热液体的容腔,容腔腔壁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容腔外周设有用于容纳换热介质的夹腔,夹腔腔壁连接有换热介质进管和换热介质出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换热腔与输送管道分离布置,即使待加热液体在换热腔内结垢,也不会堵塞液流输送管道,从而能有效保障待加热液体的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中:10.容腔,11.容腔腔壁,12.进液管,13.出液管,14.容腔底壁, 20.夹腔,21.夹腔腔壁,22.换热介质进管,23.换热介质出管,31.加热盘管,41.转轴,42.搅拌叶片,50.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溶液的加热保温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待加热液体的容腔10,容腔腔壁11连接有进液管12和出液管13,容腔10外周设有用于容纳换热介质的夹腔20,夹腔腔壁21连接有换热介质进管22和换热介质出管 23。这样的话,即使待加热液体在容腔10内结垢,也不会堵塞液流输送管道,从而能有效保障待加热液体的输送效率。
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进液管12套设在换热介质进管22内,穿过夹腔20与容腔10连通。这样能充分利用换热介质在换热介质进管22 管段的热量,既能提升换热效率,又能避免待加热液体由于液温过低,析出晶体堵塞进液管12。
出液管13与容腔底壁14间隔布置,这样即使待加热液体在容腔10 底部结垢,也易于清洗,不会影响待加热液体的输送。
容腔10的上部敞口布置,转轴41自容腔10的上部开口伸入容腔 10底部,转轴41的底部轴端和/或轴身上设有搅拌叶片42,转轴41上端连接电机提供动力驱使转轴41转动。这样在加热时,转轴41转动带动叶片42搅动,能进一步防止待加热液体结晶析出垢结在容腔10的腔壁上。
容腔10整体呈筒状,容腔腔壁11的底部与夹腔腔壁21的底部间隔布置,增大容腔10的受热面积。夹腔腔壁21与架体50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隆铜业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隆铜业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64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