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高热流密度服务器的液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6727.7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9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昌;刘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6F1/18;G06F11/30;F04B49/06;F04D2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流 密度 服务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高热流密度服务器的液冷系统,本系统设置在服务器壳体内,包括:散热板、冷水管道、热水管道、液冷排和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液冷排上方;所述冷水管道连通液冷排的出水口与散热板的入水口;所述热水管道连通散热板的出水口和液冷排的入水口;所述散热板固定于服务器的高热流模块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高热流密度服务器的液冷系统,安装在服务器内部,解决了传统的开放式液冷方法体积大、冷却管道冗长、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各部件通过管道连接起来形成闭式液冷循环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组装灵活,安装维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务器液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热流密度服务器的液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热流密度服务器在数据中心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高热流服务器的散热问题己经逐渐成为制约高热流服务器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的主要因。
在目前的数据中心中,服务器的冷却系统大多是开放式或者借助于数据中心的集中式的液冷系统,开放式系统的通常做法是将储液箱和水泵都放在服务器外部,与服务器内部的管路形成冷却回路。
如此,服务器冷却系统占用的空间体积较大、流速固定、散热效率低,使用起来不方便且不便于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高热流密度服务器的液冷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高热流密度服务器的液冷系统,本系统设置在服务器壳体内,包括:散热板、冷水管道、热水管道、液冷排和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液冷排上方;所述冷水管道连通液冷排的出水口与散热板的入水口;所述热水管道连通散热板的出水口和液冷排的入水口;所述散热板固定于服务器的高热流模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液冷排的出水口和散热板的入水口之间的冷水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数字控制处理器,所述数字控制处理器与水泵电连接;所述数字控制处理器用于控制水泵的开合及开度。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温度传感器,所述服务器温度传感器与数字控制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服务器温度传感器位于服务器的高热流模块上;所述服务器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服务器高热流模块的温度,便于数字控制处理器根据温度来控制水泵调整冷却液的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液冷排的出水口和水泵之间的冷水管道上,所述储液箱用于暂存冷却液。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储液箱温度传感器,所述储液箱温度传感器与数字控制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风扇与数字控制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储液箱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冷却后的冷却液温度,便于数字控制处理器根据温度调整风扇的转速。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箱顶端设置有入液口,所述入液口可完全封闭;所述入液口用于添加冷却液,采取的可封闭式的入液口防止出现漏液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高热流密度服务器的液冷系统,安装在服务器内部,解决了传统的开放式液冷方法体积大、冷却管道冗长、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各部件通过管道连接起来形成闭式液冷循环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组装灵活,安装维护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冷排和风扇结合作为降温系统,使高热流模块在复杂工况下能运行在正常工作范围内,能够降低瞬时高温对高热流模块的冲击高热流密度服务器可靠性高、寿命长。本实用新型采用温度传感器与数字控制处理器结合的方式,控制并调节水泵和风扇的转速,实时响应服务器负载的变化,响应速度快,可以根据温度的高低来实时调节水泵的开度和风扇的转速;采取的可封闭式的入液口防止出现漏液现象。
此外,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6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保护环与集成电路器件
- 下一篇:适用于恶劣环境的计算机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