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吸式气体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6797.2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3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张强;张瑞龙;林广生;黄小刚;郭俊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无眼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泵吸式 气体 检测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吸式气体检测器,包括壳体、多个智能传感器、进气模组、气路气室、气室密封盖和气泵;壳体的上部设置一插槽板,壳体的下部设置一控制器,进气模组固定在气路气室的顶部,多个智能传感器和气泵穿过气路气室并插入插槽板,插槽板与控制室电连接,气室密封盖的边沿与气路气室的边沿对齐后焊接固定为一体,气路气室固定在插槽板上;气泵将待测气体泵吸至泵吸式气体检测器内,进气模组过滤待测气体中的杂质后传输至气路气室,各智能传感器对气路气室内的待测气体进行气体检测、输出对应的检测值通过插槽板传输至控制器中进行处理。气室密封盖与气路气室直接焊接为一体,无须设置管路,确保了气密的优良性,拆装时不会影响气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泵吸式气体检测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六合一的气体检测设备的气路结构比较复杂,装配工时较长,气室的密封盖采用螺钉固定或卡接固定,密封性较差且受装配限制,过滤材料和传感器更换不方便,甚至需要返厂更换(传感器有使用寿命,需按时更换)。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吸式气体检测器,以解决现有气体检测设备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泵吸式气体检测器,其包括壳体、多个智能传感器、进气模组、气路气室、气室密封盖和气泵;
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一插槽板,壳体的下部设置一控制器,所述进气模组固定在气路气室的顶部,多个智能传感器和气泵穿过气路气室并插入插槽板,插槽板与控制室电连接,气室密封盖的边沿与气路气室的边沿对齐后焊接固定为一体,气路气室固定在插槽板上;
所述气泵将待测气体泵吸至泵吸式气体检测器内,所述进气模组过滤待测气体中的杂质后传输至气路气室,各智能传感器对气路气室内的待测气体进行气体检测、输出对应的检测值通过插槽板传输至控制器中进行处理。
所述的泵吸式气体检测器中,所述气室密封盖的四角分别设置一第一螺孔,气路气室的四角分别设置一第二螺孔,插槽板的四角分别设置一第三螺孔;各角上的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相对且连通,通过螺钉插入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进行螺接固定。
所述的泵吸式气体检测器中,所述进气模组包括进气嘴、不锈钢网、防水透气膜和密封塞;
所述进气嘴的嘴罩内装有过滤棉,密封塞设置在气路气室顶部的进气口内,密封塞上依次放入防水透气膜和不锈钢网,进气嘴与进气孔螺纹连接。
所述的泵吸式气体检测器中,所述密封塞为氟胶密封塞。
所述的泵吸式气体检测器中,所述气路气室内设置有个相互连通的检测气路,插槽板上设置个与检测气路位置相对的插槽;检测气路的入气端与密封塞上的通孔连通,检测气路的出气端与气路气室顶部的出气口连通,各智能传感器穿过对应的检测气路并插入插槽中。
所述的泵吸式气体检测器中,所述气路气室的下部中间还设置一用于容置气泵的泵体的泵置腔。
所述的泵吸式气体检测器中,还包括堵头,所述堵头的一端套住智能传感器的检测端,堵头的另一端设置一外螺纹,所述检测气路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堵头的外螺纹与检测气路的内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无眼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无眼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6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