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苯胺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7088.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1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裘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点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胺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苯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和臭氧发生器,沉淀池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用于通入臭氧的加料口,进液口连接于废水管道上,加料口连接于臭氧发生器上,沉淀池内设置有用于使臭氧均匀分布在沉淀池内的布气件,布气件包括布气管和多个弹性片,布气管固定于沉淀池内且一端与加料口连通,布气管侧壁开设有沿布气管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第一布气孔,弹性片设置于布气管上且分布于第一布气孔之间,弹性片上开设有多个沿弹性片表面分布的第二布气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通过扩散装置使臭氧在通入沉淀池时尽可能大范围地与废液接触,并通过搅拌件使臭氧与废液均匀混合,增加苯胺的降解速度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苯胺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苯胺废水主要产生于染料、制药、印染、石油等化工过程。苯胺类化合物有毒,如不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污染,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它脏器损害。
授权号为CN10614554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苯胺类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处理装置包括膜萃取反应器,所述膜萃取反应器的废水出口与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的进水口连接、萃取液出口与生化反应器进水口相连;生化反应器的出水口与莫萃取反应器萃取液进口连接;臭氧发生器臭氧出口与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底部的臭氧进口连接。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废水处理后净化效果好;处理费用低。
上述一种苯胺类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及方法直接将臭氧通入反应器底部,反应器中只有位于臭氧进口处的废水接触混合,影响臭氧与废水中苯胺的接触面积,导致苯胺的降解速度缓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苯胺废水处理装置,能够通过扩散装置使臭氧在通入沉淀池时尽可能大范围地与废液接触,并通过搅拌件使臭氧与废液均匀混合,增加苯胺的降解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苯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和臭氧发生器,所述沉淀池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用于通入臭氧的加料口,所述进液口连接于废水管道上,所述加料口连接于臭氧发生器上,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用于使臭氧均匀分布在沉淀池内的布气件,所述布气件包括布气管和多个弹性片,所述布气管固定于沉淀池内且一端与加料口连通,布气管侧壁开设有沿布气管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第一布气孔,所述弹性片设置于布气管上且分布于第一布气孔之间,弹性片上开设有多个沿弹性片表面分布的第二布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业产生的废水通过进液口进入沉淀池,臭氧发生器中产生的臭氧通过加料口进入布气管中,并从布气管上的第一布气孔中散出,在废水水流的作用下弹性片一直处于摆动状态,能够将第一布气孔中散出的臭氧打散,使臭氧扩散在沉淀池中或者从第二布气孔中向不同方向散出,增大了臭氧的扩散区域和与废液的接触面积,便于臭氧与废液中苯胺的接触反应,增加苯胺的降解速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气件还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于臭氧发生器与加料口之间且朝向布气管吹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臭氧进入布气管时,通过鼓风机使臭氧通入整个布气管内并从第一布气孔中吹散至沉淀池中,能够增大臭氧进入沉淀池的力度,增大臭氧的扩散范围,以使臭氧与更多的废液混合反应,且鼓风机能够防止臭氧倒流回臭氧发生器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搅拌杆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沉淀池外侧,所述搅拌杆由多个搅拌片首尾连接成形波浪状,搅拌杆沿布气管长度方向延伸且搅拌杆的一端连接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臭氧通入沉淀池时,打开伺服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以搅动废液,且成波浪形连接的搅拌片在转动时能够带动更多的废液,使废液与臭氧更加均匀地混合反应,增加苯胺废水的处理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点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点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70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丝高效加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工业化机器人码垛贴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