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生产用无心磨床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7166.2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8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恩;赵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三田永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5 | 分类号: | B24B5/35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吕志彬 |
地址: | 264205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生产 无心 磨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生产用无心磨床上料装置,其解决了现有轴承生产用无心磨床上料装置零件易磕碰、阻滞的技术问题;包括控制箱、提升带以及与提升带的输出端连接的输料箱,输料箱的前段为能容纳多个轴承圈的输料部,输料箱的后段为能容纳单个轴承圈通过的料道部;输料部的末端上方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料道部的输出端上方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输料部的末端下方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同步带输送装置,同步带输送装置的上端面与输料箱的底面齐平;控制箱与提升带、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和同步带输送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于无心磨床上料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心磨床上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生产用无心磨床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生产过程中,轴承内外圈的加工是非常关键的工序,轴承内外圈的外圆采用无心磨床加工,加工过程已经基本实现自动化,磨床上料采用自动上料机(参见图1、2),现有的自动上料机包括提升带1、输料箱2。
上料过程中,为了满足无心磨床生产需要,喂料的速度必需大于等于磨床生产需要,否则无心磨床就无法出料,且生产的零件也会出现废品,所以现阶段的处理方法是提高提升带1提升速度,输料箱2设有堕料口17,用于将多余的零件堕出料道。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零件从堕料口17掉到提升带储料区,掉落过程中就会发生碰撞,不仅会发出声响,而且堕料发生的磕碰伤,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如果零件在料道内堆积,又容易阻滞而中断供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轴承生产用无心磨床上料装置零件易磕碰、阻滞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零件不发生磕碰和阻滞的轴承生产用无心磨床上料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控制箱、提升带以及与提升带的输出端连接的输料箱,输料箱的前段为能容纳多个轴承圈的输料部,输料箱的后段为能容纳单个轴承圈通过的料道部;输料部的末端上方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料道部的输出端上方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输料部的末端下方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同步带输送装置,同步带输送装置的上端面与输料箱的底面齐平;控制箱与提升带、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和同步带输送装置连接。
优选地,同步带输送装置包括同步带、主动轮、从动轮和驱动主动轮的电机组件,同步带套设在主动轮、从动轮上,且分别与主动轮、从动轮相互啮合;主动轮、从动轮之间具有间距。
优选地,开口一侧沿着输料的方向设有与同步带输送装置连接的连接板。
优选地,主动轮的驱动轴穿过连接板与电机组件连接,从动轮的从动轴与连接板固定连接;驱动轴上设有凹槽,主动轮的内孔壁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
优选地,料道部的输入端设有与控制箱连接的第三光电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没有堕料口,不会发生坠料磕碰。在输料部的下方开口处设有同步带输送装置,在同步带输送装置的推动下,不会发生阻滞(输送部上部积满物料,下部物料停滞不动)。当第一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物料时,说明输料部已满,则控制箱控制提升带停止提升;当第一光电传感器检测不到物料时,控制箱控制提升带开始提升。当第二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物料时,说明料道部内物料有剩余,控制箱控制提升带的运行速度减慢;当第二光电传感器长时间检测不到物料时,说明提升速度过慢,控制箱控制提升带的运行速度需要加快。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上料装置与提升带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三田永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海三田永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71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PDM密封条挤出装置
- 下一篇:橡胶密封条挤出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