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捷式浅水大型底栖生物样品野外分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7208.2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0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吴钟解;李元超;沈捷;蔡泽富;陈石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捷 浅水 大型 底栖生物 样品 野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便捷式浅水大型底栖生物样品野外分筛装置,具体涉及生物分筛装置的技术领域。便捷式浅水大型底栖生物样品野外分筛装置,包括四根内部中空的立柱,每两根所述立柱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板,四根所述立柱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的分筛箱,所述分筛箱由第一筛网围合而成,所述分筛箱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分筛箱上贯穿设有分筛箱侧壁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板之间,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设有手柄,所述转动轴上包覆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二筛网的网孔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筛网的网孔尺寸。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底栖生物样品分筛装置在分筛过程中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可用于分筛底栖生物样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分筛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便捷式浅水大型底栖生物样品野外分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水体中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进行定量评估时,通常需要定量采集水体中底栖生物样本,获取底栖种类数量等信息,以此作为评估的基础数据。中国专利(专利公告号:CN203072691U)公开了一种新型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样品采集定量框,包括框体与手柄,框体为上方开口的长方体,框体上方开口两条对边上各装有一条手柄,上述方案虽然便于在潮间带区域进行样品采集及分选,然而在分选过程中需要采集人员双手抬着进行筛泥沙,其比较吃力,并且在水中不易操作,故急需一种能便于人们进行底栖生物样品分筛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便捷式浅水大型底栖生物样品野外分筛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底栖生物样品分筛装置在分筛过程中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便捷式浅水大型底栖生物样品野外分筛装置,包括四根内部中空的立柱,每两根所述立柱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板,四根所述立柱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的分筛箱,所述分筛箱由第一筛网围合而成,所述分筛箱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分筛箱上贯穿设有分筛箱侧壁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板之间,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设有手柄,所述转动轴上包覆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二筛网的网孔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筛网的网孔尺寸。
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将从浅水区取出的底泥放置在分筛箱内的第二筛网上,然后往复摇动转动轴,转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筛网带动其上的底泥转动,从而将底泥中的泥沙抛出,泥沙通过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的网孔流出,从而实现了对泥沙的分离。当包裹生物样品的泥沙清除后,其上的生物样品在第二筛网上跳动,从而借助第二筛网的网孔来实现多级筛选分离的目的,本方案仅需要对转动轴提供转动力即可实现底栖生物样品的分筛,大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上设有凸轮,所述凸轮在运动过程中能与分筛箱底部相接触。借助凸轮可在转动轴转动过程中对分筛箱进行一定的振动力,从而能进一步清除附着在分筛箱上的泥沙。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开有供手柄运动的滑槽。借助限位块便于控制转动轴转动的角度,避免了因转动力量过大而使得第二筛网出现180°以上翻转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筛网与分筛箱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弹力布。借助弹力布能避免底泥中的生物样品在第二筛网转动时,直接从第二筛网与分筛箱的缝隙处落下的情况,能够实现多级分筛,有利于提高分筛的效率。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1、本方案仅通过转动第二筛网来实现对生物样品的分筛,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2、本方案能实现多级分筛,能提高分筛的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浅水大型底栖生物样品野外分筛装置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浅水大型底栖生物样品野外分筛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未经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7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抛光机下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流式臭氧催化氧化污水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