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耳定律探究装置及焦耳定律探究装置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7584.1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9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兴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兴武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耳 定律 探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焦耳定律探究装置及焦耳定律探究装置组,涉及教学实验仪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焦耳定律实验器材通过电阻丝加热空气来间接检测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易出现误差以及器材结构复杂且体积臃肿不易做分组实验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温度测量组件以及用于与附属电路连接的电加热棒,温度测量组件的测量端与电加热棒直接接触连接,即利用温度测量组件直接测量电加热棒通电发热时的温度变化来直接反应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测量更加准确,而且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焦耳定律实验器材的测量准确性以及组装和操作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焦耳定律探究装置及焦耳定律探究装置组。
背景技术
焦耳定律,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焦耳定律的定性实验是指通过实验对比,判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是否和电流或导体的电阻或通电的时间存在联系。
申请号为201120267765.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硅胶管焦耳定律实验器,包括面板,面板底部设置支架,面板上固定装有电阻的密闭容器,电阻与密封容器盖上的接线柱电连接,在密封容器盖上还设置有带止水夹的排气管和进气管,进气管与排气管分别与密封容器联通,进气管通过硅胶管与长玻璃管联通,长玻璃管固定在面板上,在长玻璃管对应的面板上设置有刻度标尺,在长玻璃管下部有液柱。实验过程中,密封容器内电阻通电发热,利用电阻丝加热空气,受热膨胀的气体通过软管推动玻璃管内的液柱上升,根据液柱面高度差来观察电阻热量产生的多和少。
但是,器材通过电阻丝加热密封容器内的空气以推动长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变化来间接体现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易受器材内部气压以及器材密封性等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出现误差;器材结构复杂且体积臃肿,需密闭处理,只能做演示实验,学生很难用其做分组实验;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传统实验装置不便携带;玻璃管较细易碎,存放占据空间较大;在老师组装器材过程中,硅胶管与长玻璃管套设时,器材内部气压突然变化,液柱很容易在组装过程中便上升一定高度,因内外气压差问题很容易导致实验误差。
此外,内部电阻丝更换较麻烦,需要使用相应工具才能完成。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焦耳定律实验器材通过电阻丝加热空气来间接检测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易出现误差以及器材结构复杂且体积臃肿不易做分组实验的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耳定律探究装置及焦耳定律探究装置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焦耳定律实验器材通过电阻丝加热空气来间接检测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易出现误差以及器材结构复杂且体积臃肿不易做分组实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焦耳定律探究装置,包括:用于与附属电路连接的电加热棒;温度测量组件,其测量端与所述电加热棒连接。
优选地,所述温度测量组件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数显温度计,所述数显温度计的探头与所述电加热棒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电连接有灯座,所述灯座与所述电加热棒电连接并且两者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棒端部设置有插针,所述灯座设置有供所述插针伸入的插孔。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棒外侧套设有隔热套。
优选地,所述隔热套为硅胶套。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棒为陶瓷电加热棒。
优选地,所述灯座为陶瓷灯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兴武,未经黄兴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7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