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式变电站门体开启角度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8013.X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6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史建红;史润昌;史少杰;牛英慧;冯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恒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彭思思 |
地址: | 4511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式 变电站 开启 角度 锁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体角度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箱式变电站门体开启角度锁定装置,包括箱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的门体上部和下部设有滑杆,箱式变电站上设有和滑杆运动路径相同的弧形板,滑杆穿过弧形板并能够在弧形板上滑行,箱式变电站下部的滑杆上设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的上表面能够与弧形板紧贴。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箱式变电站开启门体的锁紧目的,使门体沿着滑道开启,从而使门体向外打开或向内关闭时需要外力的作用,避免了箱式变电站门体自动向内关闭,可更为有利控制箱式变电站门体的关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体角度控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箱式变电站门体开启角度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收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箱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
在维护箱式变电站时,由于箱式变电站的门在打开时不能被卡紧,箱式变电站的门体容易自动向内关闭,阻碍工作人员维护箱式变电站。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箱式变电站门体开启角度锁紧装置用于对箱式变电站开启门体的锁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式变电站门体开启角度锁定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箱式变电站开启门体的锁紧目的,使门体沿着滑道开启,从而使门体向外打开或向内关闭时需要外力的作用,避免了箱式变电站门体自动向内关闭,可更为有利控制箱式变电站门体的关闭。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箱式变电站门体开启角度锁定装置,包括箱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的门体上部和下部设有滑杆,箱式变电站上设有和滑杆运动路径相同的弧形板,滑杆穿过弧形板并能够在弧形板上滑行,箱式变电站下部的滑杆上设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的上表面能够与弧形板紧贴。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维修箱式变电站将门体打开时,滑杆随门体旋转而发生转动,又由于滑杆能够在弧形板上滑行,从而使门体在打开时需要通过外力发生旋转,在维修箱式变电站时,门体呈打开状,并通过扭紧锁紧螺母防止滑杆在弧形板上滑行,从而对箱式变电站门体的锁定,实现箱式变电站开启门体的锁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箱式变电站开启门体的锁紧目的,使门体沿着滑道开启,从而使门体向外打开或向内关闭时需要外力的作用,避免了箱式变电站门体自动向内关闭,可更为有利控制箱式变电站门体的关闭。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弧形板的一端固定在箱式变电站上,弧形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弧形板的圆心和门体的旋转端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箱式变电站和弧形板之间设有支架,支架一端和箱式变电站连接,支架另一端固定在弧形板内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弧形板上设有弧形穿槽,滑杆穿过弧形穿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滑杆上部在弧形板上方设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径向尺寸大于弧形穿槽的槽口,螺帽和滑杆上部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箱式变电站开启门体的锁紧目的,使门体沿着滑道开启,从而使门体向外打开或向内关闭时需要外力的作用,避免了箱式变电站门体自动向内关闭,可更为有利控制箱式变电站门体的关闭;
(2)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板的一端固定在箱式变电站上,弧形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弧形板的圆心和门体的旋转端重合,弧形板的圆心和门体的旋转端重合,有利于弧形板和滑杆的路径重合,并有利于滑杆在弧形板上滑动;
(3)本实用新型通过箱式变电站和弧形板之间设有支架,支架一端和箱式变电站连接,支架另一端固定在弧形板内侧,由于弧形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用支架对弧形板进一步固定,有利于防止滑杆在弧形板上滑动时,弧形板产生晃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恒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恒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80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