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面养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8121.7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9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庄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小勇 |
主分类号: | E01C23/09 | 分类号: | E01C23/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施工 路面 养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面养护装置,包括料筒,所述料筒一侧的顶部焊接有插筒,且插筒的内部插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焊接有挡板,且挡板的顶部与料筒的底部相接触,挡板的直径与料筒的外径相同,所述转杆中部外壁的圆周焊接有限位环,且限位环的底部与插筒底部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插筒一侧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拉杆,且料筒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料板,所述分料板板体的中部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转动转杆,使挡板离开料筒,热沥青从分料板的三个通孔内流出,并且洒向坑槽内部,洒播完成后,再次转动转杆,利用挡板对料筒的底部进行封堵,避免造成沥青浪费,同时可防止沥青洒至其他器具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面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路面建成通车后,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使用过程,而在这段时间内,为保证路面的行驶功能,保持通车,必须进行必要的养护和管理工作。
路面养护工作包括路面坑槽修补,坑槽内的粉尘杂物清除完成之后,需要使用工具在坑槽的底部洒布热沥青,现有技术方案是将热沥青装入底部设有开口的容器内,再通过容器底部的开口将沥青洒入坑槽,由于不具备相应的开关机构,沥青盛入容器的过程中,部分沥青会由底部的开口流失,不仅造成浪费,还容易将沥青洒在周边的器具上,亟需设计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面养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面养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面养护装置,包括料筒,所述料筒一侧的顶部焊接有插筒,且插筒的内部插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焊接有挡板,且挡板的顶部与料筒的底部相接触,挡板的直径与料筒的外径相同,所述转杆中部外壁的圆周焊接有限位环,且限位环的底部与插筒底部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插筒一侧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拉杆,且料筒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料板,所述分料板板体的中部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杆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柄,且转杆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握柄,第二握柄的高度高于第一握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的一侧焊接有铁块,且料筒靠近铁块一侧外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与铁块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块底部的中间位置卡接有永磁体,且永磁体的底部与铁块的顶部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料板替换为弧形板,且弧形板固定连接于料筒的底部内壁,弧形板顶部的外径与料筒的内径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板的底部插接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出料管,且三个出料管的底部均与挡板的顶部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转杆和档板,热沥青盛入料筒内,转动转杆,使挡板离开料筒,热沥青从分料板的三个通孔内流出,并且洒向坑槽内部,洒播完成后,再次转动转杆,利用挡板对料筒的底部进行封堵,避免造成沥青浪费,同时可防止沥青洒至其他器具上;
2.通过设置永磁体和铁块,利用永磁体对铁块的吸附作用来定位挡板,便于挡板对料筒进行封堵;
3.通过设置弧形板和出料管,转开挡板后,热沥青从出料管流出,弧形板更加便于料筒底部的残余沥青流出,可以充分利用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面养护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面养护装置的A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小勇,未经庄小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8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右翼尖舱肋工装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园林工程的盆栽井盖一体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