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屏蔽盖丝印自动检测自动标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9818.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5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辉;叶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泓旭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6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汤冠萍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屏蔽 丝印 自动检测 自动 标记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屏蔽盖丝印自动检测自动标记设备,包括机架、调节杆和传动电机,所述机架的下端两侧连接有底块,且机架的上端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端上部连接有检测台,且检测台的一端上部连接有连接柱,所诉检测台的一侧分布有压块,且压块的下端连接有滑槽所述液压杆的下端连接有标记快,且液压杆与标记快之间分布有固定板,所述工作台的一侧上端连接有PC装置。该用于屏蔽盖丝印自动检测自动标记设备能够自动循环运行工作生产,且生产途中无需作为人员协助操作完全实现自动化生产,并且该设备采用光纤、CCD等检查设备检测,当遇到不良和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时机台自动记录自动标记,在完成之后能够自动送料,进入下一循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检测自动标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屏蔽盖丝印自动检测自动标记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五金件原材丝印后对丝印后品质进行检测完全依靠作业员检测。作业员通过眼睛对丝印后的产品进行对比,把不良的丝印部分做上标记。由于作业人员在作业期间由于情绪身体疲劳容易造成产品漏检,检查不规范。品质不好管控和人工检查速度慢。因此造成效率低,不良品流入生产。
市场上在对丝印后品质进行检测完全依靠作业员检测,由于作业人员在作业期间由于情绪身体疲劳容易造成产品漏检,检查不规范。品质不好管控和人工检查速度慢。因此造成效率低,不良品流入生产,给生产者带来了麻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屏蔽盖丝印自动检测自动标记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屏蔽盖丝印自动检测自动标记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在对丝印后品质进行检测完全依靠作业员检测,由于作业人员在作业期间由于情绪身体疲劳容易造成产品漏检,检查不规范。品质不好管控和人工检查速度慢。因此造成效率低,不良品流入生产,给生产者带来了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屏蔽盖丝印自动检测自动标记设备,包括机架、调节杆和传动电机,所述机架的下端两侧连接有底块,且机架的上端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端上部连接有检测台,且检测台的一端上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一侧连接有固定螺母,且连接柱的上端一侧连接有速拆螺栓组,所述调节杆连接于连接柱的上端,且调节杆的上端一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下部连接有CCD检测装置,且CCD检测装置的下端分布有待检产品,所诉检测台的一侧分布有压块,且压块的下端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另一侧分布有自动标记工位,且自动标记工位的下端分布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下端连接有标记快,且液压杆与标记快之间分布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分布有第一滚筒,且第一滚筒的两端连接有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一侧分布有皮带,所述传动电机连接于皮带的另一端,且第一滚筒的上端分布有第二滚筒,所述工作台的一侧上端连接有PC装置。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与机架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且工作台与机架之间呈平行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通过固定螺母与检测台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连接柱与检测台之间呈垂直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通过速拆螺栓组与连接柱之间构成可调节结构,且调节杆与连接杆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压块与滑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槽与工作台之间构成固定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传动电机通过皮带与第一滚筒之间构成传动结构,且第一滚筒与限位块之间构成活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屏蔽盖丝印自动检测自动标记设备能够自动循环运行工作生产,且生产途中无需作为人员协助操作完全实现自动化生产,并且该设备采用光纤、CCD等检查设备检测,当遇到不良和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时机台自动记录自动标记,在完成之后能够自动送料,进入下一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泓旭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泓旭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98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