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液冷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1212.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9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生;吕学文;吴庆国;许嘉慧;吕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7;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5 | 代理人: | 何海英;任小燕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模组 液冷板 |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液冷板,包括壳体、多个电芯和液冷装置,多个所述电芯依次横向排列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液冷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壳体上的进液管路、回液管路以及多个液冷板,所述液冷板内设有主进液流道,所述主进液流道的内径由所述主进液口到所述回流连接部逐渐变大。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池模组的液冷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液冷板的主进液流道的内径由主进液口到回流连接部逐渐变大,使得与主进液流道连接各个冷却流道均能实现很好的液流循环,保证每一个冷却流道流量接近,避免液冷板内部的流道出现回流现象,有效减少冷却系统流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液冷板。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可以理解为锂离子电芯经串并联方式组合,加装单体电池监控与管理装置后形成的电芯与pack的中间产品。其结构必须对电芯起到支撑、固定和保护作用,可以概括成3个大项:机械强度,电性能,热性能和故障处理能力。是否能够完好固定电芯位置并保护其不发生有损性能的形变,能否避免热失控的传播等等,都将是评判电池模组优劣的标准。
电池包内的温度环境对电芯的可靠性、寿命及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使电池包内温度维持的一定的温度范围区间内就显示尤其重要。液体冷却技术通过液体对流换热,将电芯产生的热量带走,降低电芯温度。液体介质的换热系数高、热容量大、冷却速度快,对降低最高温度、提升电池组温度一致性的效果显著,同时,热管理系统的体积也相对较小。液冷系统形式较为灵活,可将电芯单体或模块沉浸在液体中,也可在电芯间设置冷却通道,或在电池底部采用冷却板。现有的冷却板中一般会设有进液通道,与进液通道连接的多条冷却支道,以及与多条冷却支道连通的回液通道,但是距离进液通道进口远的冷却支道中的冷却液循环效率低,降低了冷却板的散热效率,导致电芯散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液冷板。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池模组的液冷板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液冷板,所述液冷板内设有主进液流道、主回液流道和多条冷却流道,多条所述冷却流道设在所述主进液流道和所述主回液流道之间,并连通所述主进液流道和所述主回液流道,所述主进液流道的一端为设有主进液口,另一端为回流连接部,所述主进液流道的内径由所述主进液口到所述回流连接部逐渐变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池模组的液冷板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主进液流道横向设在所述液冷板上部,所述主回液流道横向设在所述液冷板下部,多条所述冷却流道设在所述液冷板中部。
所述主回液流道一端为主回液口,另一端为进流连接部,所述主回液流道由所述进流连接部到所述主回液口逐渐向下倾斜。
所述回流连接部与所述进流连接部通过连接流道连通,所述主进液口和所述主回液口设在所述液冷板的同一端。
所述冷却流道包括第一冷却流道、第二冷却流道和第三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三冷却流道依次连接在所述主进液口到回流连接部之间的主回液流道上。
所述第三冷却流道与所述主回液流道的连接处设有扩口部。
所述冷却流道为S形。
所述液冷板为矩形板,所述主进液口和所述主回液口设在所述矩形板的一端。
所述液冷板的两侧为平板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1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