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雨雪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2151.5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0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超;李伟;吕于荣;袁诗云;王可;陈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感器 雨雪 量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雨雪量计,包括上部开口的壳体、倾斜设于壳体上部开口处的盛水箱、储水筒以及加热单元、控制模块和蓄电池保护装置;盛水箱高低两端处的壳体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高的一端处的太阳能电池板下方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另一端下方设有雨水传感器;盛水箱底部设有引流管;加热单元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加热管;储水筒的上部内壁上设有超声波液位模块,下部外壁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底部设有排水管,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排水管上设有电磁阀;蓄电池保护装置包括蓄电池组,太阳能电池板和控制模块分别与蓄电池组连接。该装置实现了长期高效利用太阳能,提高了在暴雨、雪天气下雨水收集的效率,提高了测量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象研究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雨雪量计。
背景技术
降雨、降雪是水文气象观测中主要因素之一,对工程、农业、水利、自然灾害预测等诸多领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极大引起了仪器制造者与使用者的关注与重视。目前对雨雪量计的主要设计工作在于减少误差和提高精度阶段。
当前,既能观测降雨又能观测降雪的装置还不够成熟,一是在降雨方面,引流管口少、小,盛水器具对雨水引流不及时,存在雨水溢出、收集效率差问题,使得雨量监测失效。二是,传统的融雪装置不能根据内外环境温度对加热元件实施有效的控制,一方面过度加热不仅引起大量耗能,更重要导致肉眼可见的蒸发,另一方面加热不够,出现结冰、不能及时融雪状况,造成测量产生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雨雪量计,以在不同温度下、特大暴雨和暴雪等天气情况下,都能完成测量及满足精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雨雪量计,包括上部开口的壳体、倾斜设于壳体上部开口处的盛水箱、设于壳体与盛水箱形成的密闭空间内的储水筒以及设于所述密闭空间内的加热单元、控制模块和蓄电池保护装置;所述盛水箱高低两端处的壳体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壳体其余部分的内部设有保温层;盛水箱高的一端处的太阳能电池板下方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盛水箱低的一端处的太阳能电池板下方设有雨水传感器;所述盛水箱的底部由高至低依次设有多个用于引流液体至其下方储水筒的引流管;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设于最高处引流管之前的第一加热管、分别设于引流管之间的第二、第三加热管和设于第二、第三加热管下方并悬于储水筒内的第四加热管;所述储水筒的上部内壁上设有超声波液位模块,下部外壁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底部设有用于将液体引流至壳体外的排水管,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蓄电池保护装置包括蓄电池组,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组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蓄电池组连接,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转换模块、信号放大模块、信号输入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雨水传感器、超声波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三加热管、第四加热管和电磁阀连接。盛水箱采取倾斜式,针对暴雨、暴雪情况可以实现缓流,引流管呈梯度状排布在盛水箱底部,在缓流过程中能更快更有效收集雨水。
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保护装置还包括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与蓄电池组连接。光照时太阳能电池板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可对蓄电池组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和排水管为纳米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的入口处设有滤网。
更进一步地,所述滤网为纳米材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传感器技术与太阳能发电技术相结合,实现了长期高效利用太阳能,提高了在特大暴雨、暴雪天气下雨水收集的效率,提高了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多传感器的雨雪量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21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的全息影像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3D摄像头的动态人脸识别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