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炉加热用辐射管端部隔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3118.4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3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庄梓栩;葛佳;杨恒凤;杨林青;余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阳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4 | 分类号: | F27D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炉 加热 辐射 管端部 隔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炉加热用辐射管端部隔热结构,涉及辐射管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较为快速的对隔热机构进行组装的问题。所述第一隔热块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设置为陶瓷纤维板,所述基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设置为环氧树脂,所述第一粘胶层的前端设置有耐热板,所述耐热板设置为碳化硼,所述基板与耐热板通过第一粘胶层热压连接,所述基板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粘胶层,所述第二粘胶层的材质和厚度均与第一粘胶层设置为一致,所述第二粘胶层的后端设置有防腐蚀板,所述防腐蚀板设置为聚四氟乙烯,所述防腐蚀板与基板通过第二粘胶层热压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管隔热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炉加热用辐射管端部隔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炉加热用辐射管端部隔热有两种:一种为采用层铺陶瓷纤维毯通过金属锚固钉固定在外部端板上,形成隔热层;一种为通过耐火砖经特殊尺寸加工后安装至辐射管,前者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在辐射管端部固定板上以一定间距焊接耐热钢锚固钉,然后将隔热陶瓷纤维毯穿透锚固钉层铺层铺至一定厚度,形成与辐射管端部一体的长方体结构,用耐热薄钢板将长方体陶瓷纤维毯外包,防止陶瓷在安装和使用过程掉落,再用耐热螺母及垫片将耐热薄钢板与陶瓷纤维毯压紧,最后整体将辐射管插入有隔热内衬的炉体,但上述两种隔热方法在进行隔热时都存在着辐射管与炉体连接处温度较高,热损失大,操作环境恶劣的现象,同时在对辐射管隔热组件的安装上也较为复杂,需耗费较多实现。
现有的辐射管端部隔热结构都无法较为快速的对隔热机构进行组装;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工业炉加热用辐射管端部隔热结构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炉加热用辐射管端部隔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较为快速的对隔热机构进行组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炉加热用辐射管端部隔热结构,包括第一隔热块,所述第一隔热块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设置为陶瓷纤维板,所述基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设置为环氧树脂,所述第一粘胶层的前端设置有耐热板,所述耐热板设置为碳化硼,所述基板与耐热板通过第一粘胶层热压连接,所述基板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粘胶层,所述第二粘胶层的材质和厚度均与第一粘胶层设置为一致,所述第二粘胶层的后端设置有防腐蚀板,所述防腐蚀板设置为聚四氟乙烯,所述防腐蚀板与基板通过第二粘胶层热压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块上设置有第一辐射管槽,所述第一辐射管槽设置为半圆槽,所述第一辐射管槽的深度与第一隔热块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第一辐射管槽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以第一隔热块的中间截面为对称面对称布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辐射管槽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柱呈矩形四角布置,所述第二连接柱与第一隔热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下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设置为矩形条,所述第一连接条的长度与第一隔热块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一连接条设置为形状长短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块的后端设置有密封板连接孔,所述密封板连接孔设置为三个,三个所述密封板连接孔呈“品”状布置,所述密封板连接孔的深度设置为第一隔热块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隔热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热块,所述第二隔热块的后端设置有密封板连接孔,所述第二隔热块后端的密封板连接孔与第一隔热块后端的密封板连接孔数量设置为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热块上设置有第二辐射管槽,所述第二辐射管槽与第一辐射管槽形状大小长度设置为一致,所述第二辐射管槽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一连接孔贴合,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一连接孔数量设置为一致,所述第二辐射管槽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连接柱贴合,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连接柱数量设置为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阳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阳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31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吹膜机
- 下一篇:农用输送转运机构及覆土埋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