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线圈式无线充电器发射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3174.8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9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迅驰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辉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10 | 代理人: | 刘莉茜;吴杰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无线 充电器 发射 终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线圈式无线充电器发射终端,发射终端包括充电接口单元、稳压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反相器单元、开关单元、驱动单元、充电线圈和放大器单元,充电接口单元与电源管理单元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稳压单元连接在充电接口单元上,稳压单元用于供电,反相器单元连接在电源管理单元的电源输出端上,开关单元与驱动单元控制端连接,充电线圈连接在驱动单元上。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应用灵活方便,除了成本上占据优势之外,可以根据客户不同的产品需求进行结构定制化,可实现0‑6mm充电设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线充电器,特别是一种单线圈式无线充电器发射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用电设备对供电质量、安全性、可靠性、方便性、即时性、特殊场合、特殊地理环境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于是无线充电器便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其原理和变压器相似,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各安置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特殊的供电方式,它不需要电源线,依靠电磁波传播,然后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最终实现无线充电。
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器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其电路结构复杂,造价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器电路结构复杂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线圈式无线充电器发射终端,其采用特殊结构的电路形式,电路结构简单,应用灵活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线圈式无线充电器发射终端,发射终端包括充电接口单元、稳压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反相器单元、开关单元、驱动单元、充电线圈和放大器单元,充电接口单元与电源管理单元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稳压单元连接在充电接口单元上,稳压单元用于供电,反相器单元连接在电源管理单元的电源输出端上,开关单元与驱动单元控制端连接,充电线圈连接在驱动单元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充电接口单元采用USB接口,USB接口的正电源输入端与稳压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连接,USB接口的数据端与电源管理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的稳压单元采用CMOS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所述的电源管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反相器单元连接,放大器单元输出反馈信号给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的数据接口上连接有分压电阻网络单元,分压电阻网络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R95和电阻R96,分压电阻网络单元一端与输入电源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电阻R95和电阻R96的连接端与电源管理单元的数据端连接,与电阻R96并联连接有电容C43,电源管理单元的另一个数据端上连接有温度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采用热敏电阻R99,与热敏电阻R99串联连接有匹配电阻R94,热敏电阻R99一端与稳压单元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94一端连接,电阻R94另一端接地,热敏电阻R99与匹配电阻R94的公共端与电源管理单元的数据端连接,与匹配电阻R94并联连接有电容C42。
所述的反相器单元采用型号为CD4069的反相器芯片,反相器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管理单元的数据接口连接,反相器单元的输出端与开关单元连接。
所述的开关单元采用四组三极管组构成,每组包括一个NPN型三极管和一个PNP型三极管,两个三极管串联连接在正电源和地之间,每组两个三极管基极均连接在反相器单元的同一个输出引脚上。
所述的输出单元采用型号为AO4616的MOS管芯片。
所述的放大器单元采用型号为LM324的四运算放大器芯片,充电线圈的两个连接接口分别输出电压信号输出给放大器单元。
所述的电源管理单元上还连接有指示灯单元,指示灯单元采用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迅驰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迅驰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31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