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塑复合控制臂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4123.7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9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司诚;钟华山;杨剑飞;唐强;吴亮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朱鹏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领域,具体是一种钢塑复合控制臂,包括冲压好的钣金本体与本体注塑成型为一体的用于减重的注塑件,还包括分别焊接在钣金本体三个端部以及中心点位置处的轴套一、轴套二、轴套三、中心塑料孔,所述的注塑件上设置有若干组相互连接的加强筋,通过研发钢塑一体化成型的控制臂取代传统的焊接,减少整体焊接带来的变形,相对于传统钣金冲压、焊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有很大的减重效果,预计可降低30%,相对于碳纤维、全铝,钢塑复合控制臂有很大的低成本的优势,钢塑复合控制臂方案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兼顾了轻量化和低成本;本体与注塑件之间通过碗状连接、工字型配合、打孔包边的结构设计增强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领域,具体是一种钢塑复合控制臂。
背景技术
目前整个汽车行业面临轻量化、低成本的压力,传统的钣金冲压、焊接无法满足轻量化的需求,碳纤维、全铝无法满足低成本的需求;现有的大多是钢成型或者钢与碳纤维类配合实现强度的需要,但该种装配大大提高了制造成本,这就要求将合适的材料用在合适的位置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塑复合控制臂。
一种钢塑复合控制臂,包括冲压好的钣金本体与本体注塑成型为一体的用于减重的注塑件,还包括分别焊接在钣金本体三个端部以及中心点位置处的轴套一、轴套二、轴套三、中心塑料孔,所述的注塑件上设置有若干组相互连接的加强筋。
所述的本体上设置有与注塑件配合的凸起以及与轴套一、轴套二、轴套三配合的若干组半圆环。
所述的注塑件上设置有与凸起配合的凹环以及与中心塑料孔配合的卡抓。
所述的凹环设置在注塑件上的加强筋的结合处。
所述的本体与注塑件的结合处为工字型配合,所述的本体卡在注塑件上。
所述的注塑件与本体通过打孔进行包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研发钢塑一体化成型的控制臂取代传统的焊接,减少整体焊接带来的变形,相对于传统钣金冲压、焊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有很大的减重效果,预计可降低30%,相对于碳纤维、全铝,钢塑复合控制臂有很大的低成本的优势,钢塑复合控制臂方案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兼顾了轻量化和低成本;本体与注塑件之间通过碗状连接、工字型配合、打孔包边的结构设计增强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套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套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塑料孔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7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图9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0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0的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41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扰流装置的微通道热沉
- 下一篇:一种提高稳定性的瞳孔检测仪终端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