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传输生物电信号的磁吸式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4618.X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6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哲;杨德涛;段晏文;叶志雄;胡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13/629;H01R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传输 生物 电信号 磁吸式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传输生物电信号的磁吸式连接器,包括通用接口端和电极接口端;所述的通用接口端内设有磁吸部件,所述的电极接口端相对应地设有与磁吸部件磁极极性相反的磁性元件,以使得所述通用接口端与电极接口端紧密吸合。其结构简单,通过磁吸作用实现了生物电电极与外电路的方便快捷、稳定可靠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传输生物电信号的磁吸式连接器,属于生物电信号检测、传输技术领域,特别适合用作一次性柔性生物电电极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常见的生物电信号主要有心电、脑电、肌电等,这些体表生物电信号通常能通过电极记录,经适当的生物电放大器放大,记录而成为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等。脑电(EEG)是一种常见的生物电信号,它利用大脑活动的神经电位特征测量脑部电信号的变化来获得大脑功能信息,其优势是时间分辨率高。
放置于头皮表面的脑电电极将脑内的微弱神经电信号转换为电子信号,继而被脑电放大器放大、处理和记录。脑电电极记录的脑电信号通过连接器传输到脑电放大器设备。显然,脑电电极与连接器的稳定、可靠连接至关重要。现有的连接器一般采用DIN连接器(或称为pin-plug)连接方式,这种连接器使用不太方便,需要仔细对准后再进行连接,连接比较耗时。多次插拔后,容易出现部分通道连接不可靠、不稳定,严重影响脑电信号的采集质量。总之,现有的连接器可插拔次数少,使用寿命有限。因此亟需发展快速便捷实现脑电电极与外电路稳定可靠连接的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采用磁吸式设计,其结构简单,能快速便捷地实现生物电电极与外电路连接,连接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传输生物电信号的磁吸式连接器,包括通用接口端和电极接口端;所述的通用接口端内设有磁吸部件,所述的电极接口端相对应地设有与磁吸部件磁极极性相反的磁性元件,以使得所述通用接口端与电极接口端紧密吸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的一种用于传输生物电电信号的磁吸式连接器,其通用接口端还包括通用接口端主体和弹性导电部件。
所述的一种用于传输生物电信号的磁吸式连接器,其电极接口端还包括塑胶部件和电极接口端主体;所述的电极接口端主体包括导电线路、胶垫和柔性衬底;所述的胶垫具有双面粘性,其中一面粘结于柔性衬底上,另一面用于粘结于塑胶部件上。
所述的一种用于传输生物电信号的磁吸式连接器,其弹性导电部件固定于通用接口端主体上;当通用接口端与电极接口端吸合连接时,所述的弹性导电部件与电极接口端接触并导通。
所述的一种用于传输生物电信号的磁吸式连接器,其通用接口端主体上设有固定机构和连接卡扣;当通用接口端与电极接口端吸合连接,所述的固定机构和连接卡扣可以防止电极接口端在各个方向上发生位移,使接触导通稳定。
所述的一种用于传输生物电信号的磁吸式连接器,其连接卡扣具有一定的形变性,受到一定的外力形变后可以让电极接口端从通用接口端上取出。
所述的一种用于传输生物电信号的磁吸式连接器,其通用接口端还设有塑胶固定件,其固定于通用接口端主体上,防止弹性导电部件发生位移。
所述的一种用于传输生物电信号的磁吸式连接器,其弹性导电部件的周围用密封胶进行固定,防止弹性导电部件发生位移。
所述的一种用于传输生物电信号的磁吸式连接器,其弹性导电部件数量取决于电极接口端的信号通道数。
所述的一种用于传输生物电信号的磁吸式连接器,其弹性导电部件与导联线一端连接,导联线的另一端与生物电信号记录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传输生物电信号的磁吸式连接器的显著有益效果主要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46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