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模式控制的消化内镜附送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5131.3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5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田芝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芝雷 |
主分类号: | A61B1/273 | 分类号: | A61B1/273;A61B1/12;A61B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控制 消化 附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模式控制的消化内镜附送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装置主体的相背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缓冲槽,缓冲槽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远离缓冲槽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杆,缓冲杆远离缓冲槽槽底的一端穿过缓冲槽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且共同固定连接有缓冲板,位于两根缓冲杆之间缓冲板靠近装置主体的侧壁上呈矩阵分布均匀等距的固定连接有若干根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装置主体的底部沿水平方向依次安装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实用新型对设备进行防护的同时防止外接杂质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进入装置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模式控制的消化内镜附送水装置。
背景技术
双模式控制的消化内镜附送水装置是一种消化内镜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用来智能化调节供水的装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双模式控制的消化内镜附送水装置的种类越来越多,对于双模式控制的消化内镜附送水装置需求越来越高。
但是传统消化内镜附送水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携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导致装置与其他装置触碰,进而震动,导致损坏装置内部零件的情况发生;
第二,进水口和出水口上缺乏防护装置,进而导致外接杂物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进入装置内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携带装置的过程中,导致装置与外接物体触碰,进而导致装置内部零件损坏,以及进水口和出水口缺乏防护装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双模式控制的消化内镜附送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模式控制的消化内镜附送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装置主体的相背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远离缓冲槽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远离缓冲槽槽底的一端穿过缓冲槽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且共同固定连接有缓冲板,位于两根所述缓冲杆之间缓冲板靠近装置主体的侧壁上呈矩阵分布均匀等距的固定连接有若干根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沿水平方向依次安装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均安装有防护机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T型滑槽、T型滑块、防护板和复位弹簧,所述T型滑槽开设在装置主体的底部侧壁上,所述T型滑块滑动连接在T型滑槽内,所述T型滑块远离T型滑槽槽底的一端穿过T型滑槽的槽口并向下延伸,且与防护板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固定连接在两块T型滑块相向的侧壁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T型滑槽的槽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槽的槽口上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T型滑块靠近T型滑槽槽底的一端开设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滚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远离滚珠槽槽底的一端穿过滚珠槽槽口并向外延伸,且与T型滑槽的槽底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远离装置主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上涂有防锈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模式控制的消化内镜附送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双模式控制的消化内镜附送水装置,通过设置缓冲槽、活塞、缓冲杆、缓冲板和缓冲弹簧,携带设备时,当装置主体与外接物体触碰时,缓冲板最先与外接物品触碰,进而将冲击力作用与缓冲板,缓冲板消耗冲击力,进而冲击力作用与缓冲弹簧以及缓冲杆,进而将冲击力通过活塞作用于活塞槽内的气体,两步缓冲,对设备进行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芝雷,未经田芝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51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炎症治疗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效消化内镜